[实用新型]镇流器自动组装机无效
申请号: | 96222370.0 | 申请日: | 1996-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262743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9-17 |
发明(设计)人: | 颜甘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颜甘霖 |
主分类号: | H01F41/00 | 分类号: | H01F4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第二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干权 |
地址: | 台湾省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镇流器 自动 组装 | ||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有关于镇流器的自动组装机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可自动依序将E形矽钢片、线圈、I形矽钢片及固定座组合,并于其内充注专用胶料的机构。
一般常见的镇流器大多是人工组装,如E、I铁芯与线圈组合,注胶固定,品质检测等工作,都由人工完成。因此,无论是生产流程的管理、半成品的存放、运送等方面,都很难自动化,从而使生产成本大幅增加。
近年来也有采用部分生产工艺组装自动化,如台湾专利公告号185621《变压器IE片自动插入机》是有关镇流器(变压器)IE片自动插入机的设计,取代传统制作以纯手工插入装填IE片。它是由一控制单元执行整个加工程序操控,再通过可平行定点滑移的机械手夹取拾料区的变压器至装填单元执行IE片插入装填的工作,再通过机械手夹放变压器于折曲单元执行I片折曲及插入装填弹性空间的工作,之后机械手夹取置于侧边的送料带上,输送至下一生产流程。该专利设计虽然解决了变压器IE片的手工插入装填工艺的落后状况,但其加工工艺要求高,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其次,变压器IE片的装填在整个变压器组装工艺流程中只占一小部分,对于E、I铁芯与线圈组合,注胶固定,品质检测等变压器组装工艺的自动化问题都没有解决。
至于本实用新型详细构造、应用原理、作用及功效,则参照下列附图所作的说明即可得到完全的了解: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图3是本实用新型E形矽钢片组合机构的结构及动作示意图;
图4、图5是本实用新型线圈组合机构的结构及动作示意图;
图6、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不良品拣除机构的结构及动作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注胶机构的结构及动作示意图;
图8、图9、图10是本实用新型I形矽钢片组合机构的结构及动作示意图;
图12、图13、图14是本实用新型固定座组合机构的结构及动作示意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由该图所示,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机台1、输送机构、E形矽钢片组合机构、线圈组合机构、注胶机构、I形矽钢片组合机构、固定座组合机构及不良品拣除机构等部份;其中机台1是一平台,可供容置各部结构,其上依序设有第一夹压座11、第二夹压座12、第三夹压座13、第四夹压座14、第五夹压座15、第六夹压座16、第七夹压座17及一注胶座18等,各压夹座依需要设有定位机构111,输送机构由组合输送机构21、E形矽钢片输送机构22、线圈输送机构23、I形矽钢片输送机构24、固定座输送机构25组成,组合输送机构21依序延伸贯穿第一夹压座11、第二夹压座12、第三夹压座13、第四夹压座14、第五夹压座15、第六夹压座16、第七夹压座17及一注胶座18下方,其上并设有等间距的夹座211,而E形矽钢片输送机构22输送E形矽钢片延伸至第一夹压座11旁侧,线圈输送机构23输送线圈延伸至第三夹压座13旁侧,I形矽钢片输送机构24输送I形矽钢片延伸至第四夹压座14旁侧,固定座输送机构25输送固定座延伸至第六夹压座16旁侧。
请参图2、图3,由图示可知:E形矽钢片组合机构主要由设于第一夹压座11上的水平气压缸31、滑座32、垂直气压缸33、夹头34及设于第二夹压座12前侧上的压合气压缸36组成,在第一夹压座11上方,滑座32受水平气压缸31带动而可于组合输送机构21与E形矽钢片输送机构22间横向滑移,而垂直气压缸33则可驱动使夹头34上、下移动,通过夹头34的夹持收放,可逐一将E形矽钢片输送机构22上的E形矽钢片35移置于组合输送机构21上受定位机构111卡抵于定位的夹座211内,当夹头34动作完毕,夹座211即向前滑移至第二夹压座12下方,定位机构121动作,使夹座211受卡抵于定位,压合气压缸36推动一压板361下压,使E形矽钢片35稳固受夹持于夹座211上之后,夹座211向后滑移。
请参图4、图5,由图示可知:线圈组合机构由设置于第二夹压座12后侧的水平气压缸41、滑座42、垂直气压缸43、夹头44及设于第三夹压座13前侧上的压合气压缸46组成,在第二夹压座12上方,滑座42受水平气压缸41带动而可于组合输送机构21与线圈输送机构23间滑移,而垂直气压缸43则可驱动使夹头44上、下移动,通过夹头44的夹持收放,可逐一将线圈输送机构23上的线圈45移置于组合输送机构21上受定位机构122卡抵于定位的夹座211内,当夹头44动作完毕,夹座211即向前滑移至第三夹压座13下方,定位机构131动作,使夹座211受卡抵于定位,压合气压缸46推动一压板461下压,使线圈45与E形矽钢片得以适当紧密结合后,夹座211向后滑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颜甘霖,未经颜甘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23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式龙头转接器
- 下一篇:耐雨窄磁路霓虹灯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