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变速器手控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6221264.4 | 申请日: | 1996-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294212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0-14 |
| 发明(设计)人: | 陆崇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崇理 |
| 主分类号: | B62K23/00 | 分类号: | B62K23/00 |
| 代理公司: | 昆明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蔡玲 |
| 地址: | 650215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变速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变速手控装置,属于摩托车变速的控制装置。
现有的不用脚蹬变速的摩托车一般都是采用自动变速,而自动变速的摩托发动机造价都较高,使得摩托车价格也随之增高,致使广大消费者无力购买。也有采用牺牲发动机动力性能实现自动变速,从而降低了成本,但此类车动力性及持久性差,行驶安全性差。现有的一些自行车、摩托车变速器都是单向式操纵,如CN2185235Y公开的“握把式变速控制器”、CN2203679Y公开的“自行车刹车把手与变速控制器扣合结构”、CN2116656U公开的“摩托车机械式变挡装置”,每次变速后均定位在那里,不考虑回位。在转动手把实现变速后即定位在那里,不回到初始位置。在下一次变速时继续转动旋转手把,继续定位在另一位置。普通脚蹬式变速的摩托车变速轴在脚蹬力作用下向左或向右转动一定角度实现变速后即应回位到初始状态,以便完成下一次变速换档。而现有的变速器均不具备每次换档后的回位功能,显然无法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克服现有摩托车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摩托车变速手控装置,根据普通摩托车发动机变速时变速轴转动一定角度实现一次变速然后回到原位,下一次变速再转动一下再回到原位的特点,在无法用脚瞪动变速轴时,将变速轴的正、反向的一定角度内的转动,通过软钢芯线挪到摩托车手把上来。实现摩托车的手控变速。
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摩托车左边手把上加装一个与方向把固定连接、其上有一个与变速杆初始位置对应的凹槽的固定套,固定套上有与之为间隙配合的旋转套,变速杆与变速轴花键连接,两根软钢绳的一端相对用螺钉与旋转套固定连接,另一端装回位弹簧后分别与变速杆两端固定连接,旋转套上有一向外伸出的臂,臂端与卡入固定套上凹槽的离合器手柄铰接。旋转套外面包复一层胶木套。固定套和旋转套为金属材料制成。
采用这种用手操作的摩托车变速器控制装置,就可以在不牺牲发动机动力性能的情况下,将普通摩托车发动机用于制造踏板式摩托车,而不必象现有一些踏板式摩托车那样,为了达到无级变速的目的而将发动机的动力降低。而且该手控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操作容易变速可靠。
下面结合附图对摩托车变速器手控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为摩托车变速器手控装置与手把连接的剖视图
图2为摩托车变速器手控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变速杆与软钢绳的连接示意图
摩托车变速器手控装置,包括包复胶木套4的旋转套3、软钢绳7,在摩托车左边手把上加装一个与方向把1固定连接、其上有与变速杆6初始位置对应的凹槽的固定套2,固定套上有与之为间隙配合的旋转套3,变速杆6与变速轴花键连接,两根软钢绳7的一端相对用螺钉与旋转套3固定连接,另一端装回位弹簧8后分别与变速杆6的两端固定连接,旋转套3有一向外伸出的臂,臂端与离合器手柄5铰接,该手柄的端部卡入固定套2的凹槽内。固定套2、旋转套3均为金属材料制成。
骑行中需要变速时,捏下离合器手柄5其端部从固定套凹槽内脱出,这时根据需要向左或向右转动旋转套3,从而牵动软钢绳7,带动变速杆6转动实现变速。松开手柄5反向转动使旋转套回位到初始位置,离合器手柄5端部在换档后又再次卡入固定套2的凹槽内变速杆6在旋转套3回位后软钢绳7的拉力消失,在变速轴的及弹簧8的作用下回复到初始位置以便下次换档。对于使用离心式离合器的摩托车,上述换档机构更加适用,只需取消离合手柄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崇理,未经陆崇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12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打蜡洗刷器
- 下一篇:快速细菌鉴定药敏检测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