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前轮驱动的电动助行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6221258.X | 申请日: | 1996-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273282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1-28 | 
| 发明(设计)人: | 伍必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伍必翔 | 
| 主分类号: | B62M23/02 | 分类号: | B62M23/02 |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晓舒 |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前轮驱动 电动 行装 | ||
1、一种双前轮驱动的电动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具有一横跨杆,所述横跨杆横向正交固定连结于一自行车方向控制把手组的方向轴外部的外筒上,所述横跨杆两侧分别枢接一第一前叉及一第二前叉,所述第一前叉及第二前叉上则分别结合一前车轮,即为双前轮;一连杆,其两端枢连于所述第一前叉与第二前叉之间,所述第一前叉及第二前叉上的前车轮同时平行作偏移动作;一方向控制连杆,其一端连结于第一或第二前叉上,另一端则连结于自行车方向控制把手组的方向轴上,所述第一前叉或第二前叉由所述自行车方向控制把手组的方向偏移操作带动;另至少一组电动助行装置,其装设于第一或第二前叉之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前轮驱动的电动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叉及第二前叉的外观呈倒Y形的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前轮驱动的电动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叉及第二前叉的外部分别结合一外盖,所述外盖之间连结一连杆,所述方向控制连杆的一端与其中一外盖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前轮驱动的电动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控制连杆的一端通过一连接片与自行车的方向控制把手组的方向轴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前轮驱动的电动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与方向控制连杆呈一斜角的连结。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双前轮驱动的电动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助行装置亦可移除而成为一般自行车。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前轮驱动的电动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助行装置设于第一前叉或第二前叉的外盖的内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前轮驱动的电动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助行装置还包含:
一固定盘,其中心的两侧分别设有一螺栓,并在中央设有一套孔,且所述固定盘连结固定于所述第一或第二前叉部的一侧边上;
一驱动元件,其连结固定于所述固定盘的一侧面上,其转轴通过套孔穿出固定盘外,所述转轴的末端结合一受转轴带动的齿轮;
一弧形夹持器,其呈圆弧片状,其端侧设有对应套合于所述固定盘的螺栓上的弧形长孔,并螺合锁固于所述固定盘的一侧面上,所述弧形夹持器的中段位置处更设有一凸栓,所述凸栓上则枢合一用来压制皮带而使其不致偏脱的滑轮;
一传动盘,其一侧面设有一齿盘,所述齿盘并于周边具有若干锯齿,在所述传动盘及齿盘的中央部位开设有容室:
一单向离合器,其装设于所述传动盘的容室内,并套组于前轮车轴上,所述传动盘的传动方向为唯一;
一皮带,其内面设有锯齿,并连结啮合于所述驱动元件的齿轮及传动盘的齿盘周边的锯齿上,所述驱动元件间接驱动传动盘及齿盘转动,且所述皮带由所述弧形夹持器的圆弧形位移调整固定,所述滑轮与驱动元件的齿轮夹持所述皮带;
一使第一前叉或第二前叉上的前车轮获得单一方向的助行动力的单向离合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前轮驱动的电动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元件为直流马达。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前轮驱动的电动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盘及齿盘以轻塑胶或压克力材料制成。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前轮驱动的电动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离合器包含有一棘轮及一弹性方向止挡勾,所述棘轮装设于传动盘及齿盘的容室内,并套组结合于第一前叉或第二前叉的前轮车轴上,所述弹性方向止挡勾则固设于齿盘的内侧面,并接触棘轮周边的棘齿,所述传动盘所传动的助行动力方向为唯一。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前轮驱动的电动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元件具有一用以控制于适当时机投入电源及启动信号予所述驱动元件的控制箱。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前轮驱动的电动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投入电源及启动信号予驱动元件的时机为自行车以脚踏动力启动行驶至一定速度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伍必翔,未经伍必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125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