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卡无效
| 申请号: | 96220259.2 | 申请日: | 1996-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277100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3-25 |
| 发明(设计)人: | 汪国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19/07 | 分类号: | G06K19/07 |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梧 |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卡,其为一种具有导引定位结构,可避免组装时上下盖片卡定垂片间的冲突,能防止扭曲变形,整体刚性好的电子卡。
图1为现有电子卡的分解图,其包括框架本体1、电路装置2、上盖片3与下盖片4。该框架本体1的四周侧缘设有扣合槽7,该上盖片3与下盖片4分别在边缘冲压形成若干弯折的垂片5,该垂片5形成有再弯折的扣爪6,组装时扣住框架本体1的扣合槽7。
再参考台湾专利申请第82217206、82218516、83202816、83211982、83214774、83215903号,美国专利第5,207,586、5,333,100号,日本实用新型平5-49401号专利,其中有些技术方案虽具有导引定位结构,但其卡定槽呈单一矩形结构,组装时上下盖片卡定垂片之间的冲突,会导致电子卡扭曲变形。
综上所述,现有的电子卡存在以下缺点:
1、上述电子卡在装配时定位效果不好,卡紧过程中常因零件变形损坏成品,因此大量装配时无法保证质量。
2、上述电子卡为四周扣合固定结构,无法完全避免上下盖片与框架本体之间的互相滑动,因此无法有效避免因不当扭转外力所造成的翘曲变形。
3、上述电子卡没有导引装置,导致组装困难。
4、上述电子卡组装时,上下盖片卡定垂片之间的冲突,易使电子卡扭曲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卡,其具有定位结构,能降低组装产品的不合格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电子卡,它包括:一框架本体,其至少具有一凹室,一电路装置,其包括一电路板及至少一连接装置,所述电路板装设电子零件,所述连接装置收容于所述框架本体凹室中,一保护所述电路装置以避免受到外界干扰的外盖装置,一用以结合所述框架本体与所述外盖装置的扣合装置,以及一防止所述电子卡扭曲变形、增加所述电子卡整体刚性的卡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优点在于,其消除上下盖片与框架本体间的相互滑动,防止电子卡扭曲及翘曲变形,组装方便,加强整体刚性,降低生产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现有电子卡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扣合装置的部分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卡定装置的部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错位槽的部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下盖片(或上盖片)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另一实施例的部分示意图。
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的立体分解图,该电子卡包括框架本体10、电路装置20、外盖装置25(见图3)、扣合装置50以及卡定装置60。
该框架本体10包括一对长框架11、一第一短框架12以及一第二短框架13。该第一短框架12在中间部位形成一第一凹室14,在第二短框架13上形成一第二凹室15。
该电路装置20包括一电路板21、一第一连接装置22以及一第二连接装置23。该电路板21上装设若干电子零件,以达到预定的功能;该第一连接装置22装设在框架本体10的第一凹室14中,该第二连接装置23装设在框架本体10的第二凹室15中,以使该电路板21上的电子零件与外界电连接。
该外盖装置25包括上盖片30与下盖片40,该上盖片30与该下盖片40由金属板材;中压形成相同的结构,其主要包括一略呈平板状的盖片本体31。
该扣合装置50包括一对形成在所述的两长框架11外侧缘的长扣合槽16、一形成在该第一短框架12外侧缘的短扣合槽17、一对由该盖片本体31的两长侧边弯折延伸的长垂片32以及一对由该盖片本体31的一短侧边弯折延伸的短垂片33;该长垂片32形成一向内再弯折的长扣爪36,该短垂片33形成一向内再弯折的短扣爪37,在两短垂片33之间形成一空间34,以容纳该第一连接装置22;该对长垂片32间的距离设计得略小于两长框架11外侧缘间的距离,以于组装时,使该长垂片32紧密包覆两长框架11外侧缘,同样,该短垂片33也可紧密包覆该第一短框架12的外侧缘。
该卡定装置60包括形成于该框架本体10的四角落处的卡定槽18以及由该盖片本体31的四角落处弯折延伸的卡定垂片35;该卡定垂片35的两侧形成切口38,以防止冲压成形过程中整个盖片本体31的扭曲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02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冲天炉除尘设备
- 下一篇:多功能家庭节电电能管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