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货车防撞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96219346.1 | 申请日: | 1996-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280643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5-0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宥珽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宥珽 |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曹广生 |
| 地址: | 台湾省台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货车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防撞结构,主要适于大货车防冲撞的安全保险结构。
目前,常见小客车、小货车的固定式防撞结构,不能适应于大货车,因为固定式防撞杆组装在大货车车头前端时,该防撞杆即会阻碍车头掀起。
鉴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大货车的特点,提供一种可向前旋转而放置的大货车防撞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大货车防撞结构,它包括二平行的承架构件及一围杆架,其中承架构件是由主撑杆、定位杆及梁杆所构成,梁杆连接在主撑杆与定位杆之间,围杆架活动枢接在主撑杆前端。
上述主撑杆前端上方设有二枢接耳,而围杆架也设有相应的一对枢接耳。
上述主撑杆后端穿设数个固定孔,定位杆也设有相应的数个固定孔。
上述主撑杆前段处设有接合孔,该定位杆的前段处亦设有接合孔,而梁杆的上、下端也设有相应的接合孔。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既不阻碍大货车车头掀起,又能起牢固的防撞作用,同时结构还简单、装配容易。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分解图。
图2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侧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一种使用状态图。
图5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另一种使用状态图。
图中:1、1′承架构件10、10′主撑杆100、100′抵持部101、101′枢接耳102、102′接合孔103、103′固定孔11、11′定位杆110、110′定位孔111、111′接合孔112、112′固定孔12、12′梁杆120、120′121、121′接合孔2、围杆架20、21枢接耳22、23定位耳N、螺杆元件A、车底板B、轴销P、螺帽。
本实施例主要是由二承架构件1、1′及一围杆架2所组成,如图1所示,其中二承架构件1、1′呈相对平行设置,并分别由主撑杆10、10′、定位杆11、11′及梁杆12、12′所组成,该主撑杆10、10′系固定在车头的车底板下方,其前端设有抵持部100、100′,该抵持部100、100′后上方设有二枢接耳101、101′,该枢接耳101、101′后方设有接合孔102、102′,又主撑杆10、10′后端穿设数个固定孔103、103′,该定位杆11、11′系固定在车头的车底板上方、且与主撑杆10、10′呈共同连接,前端设有定位孔110、110′、并且定位孔110、110′后方设有接合孔111、111′,又定位杆11、11′后端对准主撑杆1 0、10′的固定孔103、103′设有数个固定孔112、112′,该梁杆12、12′系组设在主撑杆10、10′与定位杆11、11′之间,其上端对准定位杆11、11′的接合孔111、111′设有接合孔120、120′,下端对准撑杆10、10′的接合孔102、102′设有接合孔121、121′;一围杆架2系活动枢接在承架构件1、1′的主撑杆10、10′前端,其下端对准承架构件1、1′的主撑杆10、10′前端的枢接耳101、101′在两侧相对各设有一对枢接耳20、21,该枢接耳20、21的上方架体对准承架构件1、1′的定位杆11、11′前端的定位孔110、110′在左、右两侧相对设有定位耳22、23。
如图1-3所示,先将其定位杆11、11′与主撑杆10、10′相应的固定孔112、103,112′、103′端承置在车头的车底板A上、下方,并使定位杆11、11′的固定孔103、103′共同穿过螺杆元件N连接,而后将梁杆12、12′置于定位杆11、11′与主撑杆10、10′前段处之间,使其梁杆12、12′的上端接合孔120、120′对准定位杆11、11′前段处的接合孔111、111′,而梁杆12、12′下端的接合孔121、121′呈对准主撑杆10、10′前段处的接合孔102、102,系分别以螺杆元件N穿设连接,使定位杆11、11′与主撑杆10、10′呈牢固接合,并使定位杆11、11′与主撑杆10、10′相互牵引呈强化组合在车底板A上,再将围杆架2下端左、右两侧的枢接耳20、21呈包夹二主撑杆10、10′前端处的枢接耳101、101′外侧、且旋予轴销B穿设配合螺帽P固定,使该围杆架2呈活动枢接在承架构件1、1′上,再使围杆架2左、右两侧的定位耳22、23分别对准定位杆11、11′前端的定位孔110、110′、且旋予螺杆元件N穿设连接,如此即完成组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宥珽,未经王宥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93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