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倒车的残疾人用摩托车无效
| 申请号: | 96219310.0 | 申请日: | 1996-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277759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4-08 |
| 发明(设计)人: | 丁水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水文 |
| 主分类号: | A61G5/04 | 分类号: | A61G5/04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树明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倒车 残疾人 摩托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倒车的残疾人用摩托车。
虽然科技发达,预防医学也有惊人的发展,但总难免仍有缺憾之处,如时至今天,在我们的社会里仍有为数不少的残疾人士,不管是先天因素或因后天环境造成,现代科技终究无法改变残疾人不能与正常人一样健全的事实。
由于残疾人在其身体及其灵活度上均不如常人,因此供残疾人使用的物品,不管在实用性及功能性上均须优于一般人所使用者,但以目前的实际状况显然离理想仍有相当差距,以国人使用最为普遍的摩托车而言,残疾人欲使用该等交通工具,仅有改装现有产品一种方法,并无为残疾人特别设计的摩托车,但所谓的「改装」,实际上仅在后轮同轴设置两辅助轮,利用两辅助轮使摩托车车体在一般状态下仍维持直立而已,除此之外,并未针对残疾人的需要作任何配合性的设计。
残疾人在活动能力上原比一般正常人差,而摩托车在改装后,不论是体积或重量均大于未改装前,但其功能上却未较先前便利,造成残疾人在使用上的诸多不便,以停车为例,当残疾人用改装摩托车与其他摩托车并排在一起时,残疾人很难像正常人般将车子从其他摩托车当中退出,又以变换方向为例,正常人可拉起摩托车将头尾方向调换,但对于残疾人则显然无法仿效,如遇到较为特殊的巷道,则将进退两难,由此可见,现有摩托车即使在改装后,仍无法配合残疾人的实际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倒车的残疾人用摩托车,可控制后轮的正、反转,并提供倒车功能,借此可更便于残疾人对摩托车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可倒车的残疾人用摩托车,包括车体,一设置在车头的车轮,两设置在摩托车车尾的后轮,并由传动机构通过一换向机构以带动两后轮,其特征在于:
该换向机构包括有一选择器、一设于选择器上的齿轮、一设于选择器上并位于前述齿轮外侧的链轮、一设于选择器另端的内机壳、一设于选择器外侧的外机壳、两分别固定于内、外机壳上的中空轴筒、一枢穿于两轴筒的后轮轴杆等,
该选择器上穿设有一进退杆,进退杆内侧端具凸条,经选择卡入选择器上的齿轮或链轮,
又后轮轴杆上分设有一被动齿轮与一被动链轮,其中被动齿轮是与选择器上的齿轮啮合,被动链轮则通过链条与选择器上的链轮构成连动。
所述的可倒车的残疾人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该选择器是在一中空筒体上形成有一轴向孔道,该孔道贯穿筒体一端,其间穿设有一进退杆,又筒体周缘壁面于等角度处分别形成有数个对应于进退杆上凸条的穿槽,
又筒体外侧端形成有一环槽,环槽上设有一C形环,该C形环固定筒体上套设的齿轮、链轮及一限止环。
所述的可倒车的残疾人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该齿轮上形成有轴向的套孔,该套孔套设在选择器的筒体上,又套孔孔缘在等角度处分别形成有凹口,各凹口是分别对应于进退杆的凸条。
所述的可倒车的残疾人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该链轮上形成有轴向的套孔,该套孔套设于选择器的筒体上,又套孔孔缘在等角度处分别形成有凹口,各凹口是分别对应于进退杆的凸条。
所述的可倒车的残疾人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该选择器是以筒体外侧的较小径端枢设于外机壳上,其进退杆外侧端套设有一弹簧,并于外侧端部处套设有一挡环。
所述的可倒车的残疾人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该转向机构的换向动作是由选择器配合一制动元件达成,该制动元件是在邻近外机壳上的一轴筒上枢设有一压杆,该压杆另端设有一圆凸粒,而对应抵掣于进退杆外侧端部,而压杆另端部设有一由驾驶人控制的拉线。
所述的可倒车的残疾人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该传动机构及换向机构的外机壳分别以一缓冲避震器连接至椅座后端。
所述的可倒车的残疾人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该换向机机上的两轴筒上分设一横杆连接至摩托车车架上。
所述的可倒车的残疾人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两后轮其中之一连结于后轮轴杆上,另一枢设于轴筒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提供残疾人用摩托车一倒车功能,以此功能使残疾人在摩托车的控制操作上更趋便利省力。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换向机构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换向机构的组合平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换向机构的动作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平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水文,未经丁水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93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