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切换开关的定位簧片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96218986.3 | 申请日: | 1996-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286923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7-29 |
| 发明(设计)人: | 林富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大弹簧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21/80 | 分类号: | H01H21/80;H01H21/18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寿宁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切换 开关 定位 簧片 结构 | ||
本新型涉及一种切换开关的定位簧片结构。
习用的切换开关定位簧片结构,主要是由按键底部装上弹簧及滑动脚用以抵压导电片控制ON或OFF,且导电片上两端皆镶有银质导电材质;当按键偏转时,滑动脚抵于导电片上的不同位置,使导电片随之摆动,令其与导电插脚的接触状态改变,进而改变电路通电状态;细观此结构组成,其装置组装元件过于繁多,组装时费工费时,生产成本相对提高,且元件过多,容易提高产品的故障率。
另有一相关习用切换开关簧片的改良设计,是以按键本身一体成型的凸脚抵于一回弯式带开口的型簧片(参阅图5),再利用簧片弯曲段本身的弹性张力使上段与按键凸脚紧抵,而可受按键的连动来改变ON或OFF;而此设计,按键与凸脚为一体成型,不但降低了成本,也减少了不良率的发生,惟此装置固然理想,但因为簧片与按键上凸脚接触端仅靠张力而无支撑架构,故当簧片张力不足时,按键易松动,由于接点只有张力抵触,若用于震动(电器)场合中容易发生接点瞬间跳开而导致电器丧失原先预期的功用。
本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簧片张力予以强化,以获更稳固的接触,以稳定切换状态。
本新型通过如下结构完成:令簧片为一体成型片体呈型弯摺而成,其上、下片体由一弧弯段连接,且下片体约中间处设一凹陷;下片体前端翘弯形成一限动端,且上片体前端往下延伸出一抵顶段,令其末端抵接于下片体的前段。
其中该抵顶段的末端可为一圆滑端或弯曲的弧形端。
采用如上结构,可使簧片获得更加稳固的接触,特别是簧片在震动场合中,不会有瞬间脱离,发挥簧片的最大功效;以封闭式簧片来代替开口簧片,利用簧片主体的张力及一延伸抵顶段,来加强簧片与按键及导电接点的接触力,稳固切换通电状态。
下面结合实例说明。
图1是为本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为本新型的组合示意图;
图3是为本新型的作动变力、变形实施图;
图4是为本新型的变化实施例图;
图5是习用品的实施例图。
如图1所示,本新型的簧片是为一体成型的片体弯摺而成,其上片体1与下片体2一侧由一弧弯段3所连结,其中下片体2约中间处设有一凹陷21,且前端延伸形成一翘弯的限动端22,及于前端底侧设一银接点4;另,上片体1前端乃往下延伸出一抵顶段5抵触于下片体2的前段具银接点4上缘,且抵顶段5的末端可弯摺成一弧形端51,用以减低摩擦阻力,又上片体1与抵顶段5的连结处形成一带曲度的受压端11。
又如图2所示,本新型的簧片装设于开关壳体6内时,令其凹陷21抵定于一导电接脚7的凸出端71上,银接点4则与另一导电接脚7接脚;当按键8以凸脚81抵压于簧片上的不同侧时,便只会有一端接触导电接脚7,利用此一杠杆原理,来做为电路开关的切换;又,其中当凸脚81抵于上片体1的受压端11时,其抵顶段5即受压具向下的作用力而抵顶下片体2的前部,使前部下侧的银接点4除受簧片本身的张力作用外,更有抵顶段5产生的下压力,而可紧紧抵于导电接脚7之上,此外,如图3所示,当按键8偏转至中央以其凸脚81抵压簧片变形时,其上片体1与抵顶段5会受压向前伸延挪移,此际利用下片体2的限动端22乃可挡抵抵顶段5末端,使其不致脱出;又,利用抵顶段5末端的弧形端51与下片体2形成圆滑接触,亦可减低摩擦阻力。
另,本新型利用相同的原理可变化出不同的形式,如图4所示,令簧片下片体2前端向上朝内延伸出一抵顶段5用以抵接上片体1的相对限动端12;其当施力下压时,同以上片体1的限动端12下压抵顶段5,连带可使下片体2前端下侧的银接点4紧抵导电接脚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大弹簧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胜大弹簧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89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计量壶
- 下一篇:金属化聚丙烯逆变换向电容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