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百叶窗帘无效
申请号: | 96218771.2 | 申请日: | 1996-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307899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2-17 |
发明(设计)人: | 谭子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万千民用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7/08 | 分类号: | E06B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百叶 窗帘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百叶窗帘。
目前常见百叶窗帘均采用梯格绳连接叶片,其具体方案是:梯格绳的2根纵绳分别设在叶片长边两侧外,梯格绳横绳跨越叶片长度方向重心轴线连接在该2根纵绳之间,其或设在叶片下面托住叶片,或是同时设在叶片上面和下面夹住叶片,以使叶片按一定间距稳定排列,并在需要时带动叶片转动。这种结构比较适合目前常见的直线型或称一字型(中间可以略有弧度)叶片,但对于异型(如人字型或称倒V型、S型、流线型)叶片而言并不适宜,会带来叶片无法闭合或是叶片定位不稳的问题。在提出采用上述异型叶片构成百叶窗帘方案的专利文献中(如中国专利2175820、2120172、中国专利申请95228724.2等),均未提及这一问题,更未提及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更适合于异型叶片的新型百叶窗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每个叶片沿其两侧长边每隔一定间距开有一个孔(每边至少2处,一般3~5处,也可更多),孔开在较为靠近叶片长边的地方,可以是圆、椭圆、半圆、半椭圆、三角等任意几何图形形状,其大小与叶片及梯格绳的材质相关,梯格绳的2根纵绳一根穿过该孔,另一根从叶片旁穿过,梯格绳横绳连接在该2根梯格绳纵绳之间,该梯格绳横绳可以设在叶片下面以托住叶片的一边,也可以同时设在叶片的上面和下面以夹住叶片的一边,但均未跨越叶片长度方向重心轴线,叶片两侧长边各设有数对这样的梯格绳,即可使叶片按一定间距平稳排列,并在需要时顺利带动叶片转动。一种特殊的情形是梯格绳横绳把2根纵绳结系在一起,使2根纵绳相互贴合,而梯格绳横绳也变成了绳结,这时梯格绳横绳可能会接触不到叶片,而由梯格绳纵绳直接托扶或夹持叶片。
也可以在叶片上每个梯格绳的对应处开设2个孔,梯格绳的2根纵绳分别从2个孔中穿过,梯格绳横绳连接在该2根纵绳之间,2个孔中心点连线可以平行或垂直于叶片长度方向重心轴线,也可以与之形成一定的夹角,2个孔间的距离可以很近,也可以稍远,2个孔与叶片长边的距离也可以较近或稍远,在较近时,梯格绳纵绳将显露,而在2个孔与叶片长边的距离较远时,对于采用某些异型叶片的百叶窗帘而言,就可以将梯格绳与叶片连接点设置在页片遮蔽视线区,这样将至少有一边会根本看不到或很难看到梯格绳纵绳,从而产生一种新的百叶窗帘:其所有绳索都是隐形的(梯格绳横绳同理也应看不到,而升降绳成导轨绳由于其可以设在离叶片长边更远的地方而更应看不到),所有叶片似乎是悬空排列的!
还可以采用在叶片同侧长边开2个缺口的办法代替开2个孔,该缺口可以是半圆、半椭圆、三角、直线、曲线等任意几何图形形状,在缺口为线形的情况下,其最深处可以为弧形等不易裂损叶片、卡夹线绳、保护纵绳不易滑出的形状,比如为圆形(这时相当于为上述之孔开了一个通往叶片侧边或端边的通道)或螺旋形,梯格绳纵绳从缺口中穿过。
在叶片不太长或其材质足够硬挺的情况下,上述缺口还可开在叶片两端相对端边,梯格绳纵绳从缺口中穿过,梯格绳横绳连接在两端位于叶片长度方向重心轴线同侧的2根梯格绳纵绳之间,这样,实际上出现了有梯格绳纵绳分布在叶片两端边的情况,一个极端的情形是省去缺口,梯格绳纵绳直接分布在叶片的两端的端边外,梯格绳横绳连接在两端位于叶片长度方向重心轴线同侧的2根梯格绳纵绳之间,这时,还可以在同侧的梯格绳纵绳之间另外连接硬质或软质的梯格绳定位绳,限定梯格绳纵绳活动范围。
为了进一步降低梯格绳纵绳从缺口中滑出的可能性(由于叶片的两边均有梯格绳纵绳,尤其是还有升降绳或导轨绳从叶片中相应的孔穿过,这种可能性很小),可以将各梯格绳纵绳与上下框架连接点之间的间距缩小,使梯格绳纵绳连接叶片段与连接框架段有一个夹角,这样可使梯格绳纵绳连接框架段向叶片内侧倾斜,增加梯格绳纵绳张力,使之“绷紧”。
在采用只有一个弯折角的异型叶片时(如人字型或称倒V型、流线型),可另有定位绳紧贴弯折角外角所在的面跨越叶片长度方向重心轴线,将叶片两侧梯格绳纵绳连接起来,这时可确保梯格绳纵绳不会从缺口滑出。
也可以用开孔与开缺口组合的方法确保梯格绳纵绳无法从缺口滑出:即在叶片上为每个梯格绳开1个孔与1个缺口,梯格绳的2根纵绳一根从孔中穿过,另一根从缺口穿过,梯格绳横绳将2根纵绳连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万千民用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万千民用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87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