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实现多炉连铸的引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6218576.0 | 申请日: | 1996-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280573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5-06 |
发明(设计)人: | 钟长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长林 |
主分类号: | B22D11/08 | 分类号: | B22D1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1001***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多炉连铸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系关于一种能实现多炉连铸的引锭装置,特别指水平连铸实现二炉以上连铸的引锭装置。
鉴于我国大多数中小电炉钢厂拥有的电弧炉台数较少;加之电弧炉冶炼周期时间控制不准,致使要实现多炉连铸困难。特别是那些只有1-2台电弧炉的小钢厂在上了水平连铸机后因为不能实现二炉的上连铸,生产普碳钢、单炉连铸铸坯成本高,效益差;生产特殊钢要增上精炼、保护浇注中间包钢水温度、电磁搅拌等一系列措施,要大量增加投资。因资金缺乏,故大多数水平进铸机试产后,仍然采用水平连铸钢水开浇进入中间包后即启铸的工艺不能形成规模生产。不但体现不出水平连铸高新技术的优越性,甚至影响阻碍这项技术的继续发展。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能实现多炉连铸的引锭装置,它与现有设备配合能实现二炉以上的连铸,能提高成材率,且能降低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使用一种特殊的能实现多炉连铸的引锭装置,该装置包括:
圆柱塞(1)及中间包水口(2);
在中间包滑板(3)和结晶器滑板(5)之间安装的耐火纤维板(4);
引锭杆(9)装于结晶器铜套(10)中,比引锭杆(9)直径小的垫板(7)比引锭杆(9)直径大的石棉布(8)装在引锭杆(9)上,用于密封;
引锭螺栓(6)安装在引锭杆(9)上,分为两段,前段螺杆较细,后段螺杆较粗,其上钻有排气孔,并可调节活接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容易实施。不但能满足二炉以上连铸,降低连铸成本;而且由于中间包内钢水连铸前期液面高,静压高,温度均匀有利于改善钢坯夹杂,皮下气泡,中间裂纹,缩松等内部缺陷,提高成材率;有利于发挥水平连铸技术在小钢厂的经济效益和进一步推广。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炉连铸引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圆柱塞,2、中间包水口,3、中间包滑板,4、耐火纤维板,5、结晶器滑板,6、引锭螺栓,7、垫板,8、石棉布,9、引锭杆,10、结晶器铜套。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多炉连铸引锭装置包括圆柱塞(1)及中间包水口(2);在中间包滑板(3)和结晶器滑板(5)之间安装耐火纤维板(4);引锭杆(9)装于结晶器铜套(10)中,比引锭杆(9)直径直径小2-3mm的垫板(7)及比引锭杆(9)直径大5-6mm的石棉布(8)装在引锭杆(9)上,用于密封;引锭螺栓(6)安装引锭杆(9)上,分为两段,前段螺杆较细,后段螺杆较粗,其上钻有排气孔,可调节活接距离。圆柱塞(1)由轻质耐高温材料制成,其直径小于中间包水口(2)直径0.5-1mm,直径长度比为1∶1∶2。
其具体实施工艺为:
在第一炉钢准备出钢前,将圆柱塞(1)涂满快干胶泥堵住烘烤好的中间包水口(2)后,将引锭杆送入结晶器铜套(10),并装好石棉布(8),垫板(7)和引锭螺栓(6)的后段;测量好引锭装置推开中间包水口(2)通道所需移动的距离后,将引锭杆(9)退回到结晶器铜套(10)尾端固定下来,然后安装好结晶器滑板(5),再安装好引锭螺栓(6)的前段,调节好长短距离。待第一炉钢水准备开浇时将中间包滑板(3)与结晶器滑板(5),用耐火纤维板(4)密封对接好后即可将第一炉钢水注入中间包,启动电感应器保温;待第二炉钢水具备二炉连铸条件后,驱动引锭杆(9)推开中间包水口(2)通道中的圆柱塞(1),并使之上浮即启动连铸,从而实现二炉以上连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长林,未经钟长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85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式点钞机
- 下一篇:遥控伺服器转换动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