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正转链条炉分层分段燃烧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6218195.1 | 申请日: | 1996-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290765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9-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天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天新 |
| 主分类号: | F23K3/08 | 分类号: | F23K3/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2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链条 分层 分段 燃烧 装置 | ||
为节约燃煤而设计的一种“正转链条炉分层分段燃烧装置”。
正转链条炉的给煤方式是靠链条炉排运动和闸板控制来实现的。由于闸板的挤压,故进入炉膛的煤层十分紧实。尤其直接燃用混煤或原煤时,因煤粉填充了煤块之间的空隙而难于通风快燃。特别在赶负荷运行时,因没有充分的燃烧时间而炉渣含碳量高,浪费能源是正转链条炉的一大通病。
针对正转链条炉的这一通病,河北省能源研究所曾于1986年研究成功原煤筛分,再按大小不同粒度从下至上铺在炉排上,进入炉膛分层燃烧,而煤粉直接吹往炉膛悬浮燃烧,效果很好。但因筛分,输送和分层吹粉工艺繁杂,成本太贵而未能推广。进入九十年代,哈尔滨市航天热能公司将研磨的煤粉适量吹入炉膛空间,辅助性悬浮燃烧,效果也很佳。但要增加研磨、吹粉管道等较多的辅助设备,故也难于大面积推广。山东省经委刘雪华同志于1993年研究成功筛式炉前分层燃烧技术。这一技术可以说是正转链条炉新式燃烧技术向实用型发展的一重大突破。
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是无止境的,往往一项技术的突破,启发人们对许多技术链锁革新。在刘雪华同志创立的炉前筛式分层燃烧技术的基础上,现在研制出“正转链条炉分层分段燃烧装置”,采用更科学更简单的方法使混煤或原煤在“装置”内直接块、粉分离,块煤在炉排上分层燃烧;细煤屑在已着火的煤层上双面着火燃烧,而粉煤则在炉膛空间悬浮燃烧(即分层分段燃烧)。
“正转链条炉分层分段燃烧装置”的总体结构见附图1。
该“装置”由储煤斗(1)、弧形挡煤器(2)、滚筒给煤机(3)、煤层控制器(4)、撞煤斜板(5)、集粉斜板(6)和鼓风道(7)共七个部件,统装于一个箱体,取代煤闸板,置固于正转炉排前端而成。其中储煤斗(1)与原落煤管道连接。弧形挡煤器(2)置于储煤斗(1)的底部,可以人工操纵旋转,任意使煤下落或阻挡其下落。滚筒给煤机(3)的滚筒置于弧形挡煤器(2)的下方,通过链轮和链条与炉排主动轮联动,转动时将煤徐徐扒落。煤层控制器(4)置于滚筒给煤机(3)的滚筒给煤一侧,上连蜗轮蜗杆升降装置,可调节高低,控制给煤厚度。为了防止大块矸石卡转,朝滚筒一侧开设一斜面,对应一侧用铰轴合页或其他可旋转物固定于后封板。当大块矸石进入斜面时顶开而过,然后靠其自重恢复原位。撞煤斜板(5)为一矩形平板,置于滚筒给煤机(3)的滚筒给煤下落的正下方,并与其保持一定距离,向下倾斜可调或固定的一定角度。它是利用煤块和煤粉下落的不同冲击力原理,使块粉分离,错位下落的部件。由于碰撞后的落位不同,按炉排运动的时间差便可使不同粒度的煤由大到小,在炉排上从下至上依次铺落(即分层)。集粉斜板(6)为两块矩形平板,上下重叠,上块窄下块宽,上块装有调位装置,共置于撞煤斜板(5)的正下方,并与其保持一定的距离,横向与其平行,纵向与其保持相反和可调或固定的倾斜角度。它是利用煤块和煤粉经撞煤斜板(5)碰撞后的错位下落原理,在其下方专门搜集煤粉和细煤屑的部件。搜集多或少,可以通过调节上一块的调位装置来实现。鼓风道(7)为一长形空心体,朝炉膛一侧开设有平行细缝或并排若干个喷嘴,底部加焊拉筋,粘涂一定厚度的耐火材料,置于集粉斜板(6)的正下方,炉排的上方,与集粉斜板(6)横向保持平行,与炉排保持一定高度,两端开口伸出箱体外,一端堵死,另一端与原二次风或专设风机的风道相接。它是利用风选原理,将从集粉斜板(6)滑下来的轻浮煤粉直接吹往炉膛上空悬浮燃烧,而细煤屑按轻重不同依次铺撒于已燃煤层之上,实现双面着火燃烧(即分段)的部件,同时也用它来阻挡炉火前窜。
炉排驱动前,将弧形挡煤器(2)向下旋转,储煤斗(1)的煤下落至滚筒给煤机(3)的滚筒之上。当炉排驱动后,滚筒给煤机(3)与炉排主动轮同步同向运转,通过煤层控制器(4)的蜗轮蜗杆升降装置调节给煤量。煤下落至撞煤斜板(5)时,经碰撞,块、粉错位下落,块煤按大小不同粒度从下至上铺落于炉排之上,进入炉膛后分层燃烧。煤粉和细屑由可调节伸缩度的集粉斜板(6)搜集并下滑,当滑至鼓风道(7)的细缝或喷嘴处时,轻浮的煤粉直接被风吹往炉膛上空悬浮燃烧,而细煤屑依轻重不同,在不同的距离铺撒在已燃煤层上,实现双面着火燃烧。
由这一“装置”取代正转链条炉闸板后,既可以保留链条炉的原有优点,又可使其具有煤粉炉和抛煤机炉的优点,即适应煤质性强,赶负荷变化快。由于煤的充分快速燃烧,在一般情况下,锅炉热效率可以提高5-10%,节煤率大约在10-15%的范围内。
这一“装置”与已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1、利用原有弧形挡煤器(2)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截断煤的来源,便于维修,防止装置内着火;2、煤层控制器(4)利用了原有蜗轮蜗杆升降装置,便于司炉工调节煤层厚度,且开设斜面,可防止大矸石卡转;3、撞煤斜板(5)比筛子坚固耐用,使用寿命长;4、集粉斜板(6)可调性,可以任意搜集煤粉和细煤屑,通过鼓风道(7)实现煤粉悬浮燃烧,继承煤粉炉的优点;细煤屑双面着火,避免链条炉单面着火的缺点;5、鼓风道(7)一举用用,其中阻挡炉火前窜,不必向下延长前拱,减少安装时间;6、巧妙地利用原有部件,其他部件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便于大面积推广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天新,未经刘天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81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弹簧组接构造的自行车座垫
- 下一篇:手推车车体与轮架的避震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