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层炉排立式正烧无压锅炉无效
| 申请号: | 96217086.0 | 申请日: | 1996-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275696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3-04 |
| 发明(设计)人: | 夏光晖;夏光武;夏峰;夏光华;夏光普;夏光臣;夏德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光晖 |
| 主分类号: | F24H1/00 | 分类号: | F24H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8002 辽宁省丹***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立式 正烧无压 锅炉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改进的双层炉排立式正烧无压锅炉,属于燃烧设备。
在ZL94228568.9中公开了一种双层炉排立式正烧无压锅炉,它是以热交换夹层水套式炉体为体壁,燃烧室内设置有双层炉排,下层为铸铁炉排,上层为水管炉排,上层水管炉排将燃烧室分成上下两个正烧的上燃烧室和下燃烧室,上燃烧室的出口与作为受热面的换热装置连接,该专利作为最佳实施例给出的换热装置是由一组不等径的吊胆式夹层水套组成。各夹层水套同轴心地相互套装并置于炉体内上燃烧室的上方,并通过上联箱和下端循环水管与水套式炉体连通;通过在吊胆式夹层水套侧面开烟口的方法制成在各水套之间环形迂回的多回程烟道。其不足之处在于,由于炉体是圆柱筒型结构,作为受热面的换热装置的最佳结构是圆筒型吊胆式水套结构,而这种结构的换热装置制造及维修的难度较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维修比较容易,热效率高的双层炉排立式正烧无压锅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包括热交换夹层水套式炉体,下层铸铁炉排,上层水管炉排,上层水管炉排将燃烧室分成下燃烧室和上燃烧室的双层炉排立式正烧无压锅炉,其特征是:热交换夹层水套式炉体为长方体型,其体内空间通过隔板分成上下两部分,下部为燃烧室,上部为与水套式炉体连通的呈长方体结构的水箱,水箱内安装有由横向排布烟量管束构成的换热装置,其进烟口与上燃烧室的烟气出口连接,其出烟口与炉体上的排烟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采用长方体型炉体,体内的燃烧室和水箱也都呈长方型结构,因此作为受热面的换热装置可采用由管束组成的管板式结构,与圆筒型吊胆式水套结构相比,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维修方便;长方型的燃烧室,易于缩短操作距离,本实用新型的燃烧结构仍采用双层炉排立式正烧型式,因此具备了这种炉型的煤种适应性强,炉排面积热负荷大,燃烧充分,体积小,热效率高等优点,使锅炉的整体性能有明显提高。
下列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给予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炉体14采用了长方体型热交换夹层水套式体壁,为保证炉体自由膨胀,其体壁四角呈八角形或呈园弧形,而燃烧部分仍采用双层炉排立式正烧结构。如图中所示,燃烧部分的下层铸铁炉排1,下燃烧室3,上层水管炉排4,上燃烧室5及上下炉门16和2等,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区别仅在于燃烧室的横截面呈长方形结构。图中11为炉体顶部的排气口,17为给水口,21为出水口。现有技术中,由于采用圆柱筒型的炉体体壁,体内是圆筒型空间,为增加受热面,提高热效率,只能采用制造难度较大的吊胆式换热装置。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长方体型炉体体壁,体内燃烧室的空间也是呈长方体型结构,所以能采用由横向排布的烟管量束组成的管板结构的换热装置。为此将炉体内燃烧室上方的空间通过隔板19制成与炉体夹层水套连通的呈长方体型的水箱8,水箱内安装由烟管管束组成的换热装置,依情况可设计成单程烟道,双回程烟道或多回程烟道结构。本实施例中,换热装置是由下烟管管束7和上烟管管束10通过烟箱9连接而成的双回程烟道结构,其进烟口18与上燃烧室的烟气出口15连接,其出烟口12与炉体上的排烟口13连接,具体结构如图中所示。本实施例中上燃烧室的烟气出口15设在炉体内的一侧面,所以隔板19有一段竖直面,下烟管管束7的一端与隔板19的竖直面连接成管板结构,烟管的管口直接伸到上燃烧室的烟气出口处形成换热器的进烟口18;管束7的另一端与炉体体壁连接成管板结构,管口露在炉体外面。上烟管管束10的两端与炉体体壁连接成管板结构,两端管口分别伸到炉体两侧外面,其中一端通过烟箱9与管束7的一端连成烟道,其中另一端作为换热器的出烟口12与炉体的排烟口13连接。这样,上燃烧室的烟气从烟气出口15进入换热器的进烟口18,沿管束7流到烟箱9,从烟箱9又进入烟管管束10,沿管束10流到另一端从出烟口12出来,进入排烟口13排出,形成双回程烟道。
为了增加受热面,提高热效率,还在上燃室的顶部安装有由水管构成的辐射受热面6,水管的两端与夹层水套式炉体14连接成连通的结构。本实施例中,它是由一排水管组成,设在上燃烧室的顶部,隔板19的下面,两端固定在长方体形炉体的长面上,即与短面平行,水管辐射受热面的设置还可降低烟气进入烟管时的温度,防止烟气入口处管板开裂,延长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光晖,未经夏光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70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