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型围棋无效
| 申请号: | 96216767.3 | 申请日: | 1996-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306041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2-03 |
| 发明(设计)人: | 柳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向阳 |
| 主分类号: | A63F3/02 | 分类号: | A63F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72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围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型围棋,它是常用围棋向微型化方向的系列拓展。
目前,围棋基本只有一种规格,棋盘为19×19线,棋子直径20mm,棋盘线距25mm左右。这对时间充裕,空间不受限制的下棋者来说很适宜,但对部分爱好者则有许多不便,一是棋子多,双方360多子;二是棋盘摆放占地面积较大,软棋盘需要平整的台面,硬盘携带不便;三是每局用时间长。因此,围棋虽然比象棋在中国起源更早,却远不如象棋普及,达到雅俗共赏,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微型化的成系列规格围棋,拓宽围棋爱好者的选用范围,提高围棋的普及程度,丰富人们的文体生活,为更多的人所喜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1、减少棋盘线数,使之形成系列;
现用的围棋棋盘是19×19线,19在自然数列中占有一个特殊位置,19×19=361这个数接近周天数360,与围棋的起源有关。那么在自然数列中取小于19的数字自乘即可得到不同线数的棋盘。如取13,线数比常用盘少31.5%,子数少53.2%,一局棋每方80手上下,接近象棋的水平,对比各类棋谱,死话、手筋,基本招数都能在10线左右展开,完全可以在此范围内布置开两个战场,体现出围棋的局部与全局的构想,由于子数的相对减少,每局棋的用时也相应降低,线数的减少,必然导致棋盘的缩小。
2、缩小棋盘线距与棋子尺寸:
常用棋盘线距25mm,可由下棋者直接用手布子,要缩小线间距离须解决两个问题:(1)当线距缩小到一定尺寸时,如20mm以下,不用手直接布子。(2)当线距与棋子直径尺寸相近时,棋子须在棋盘上较准确定位,以上问题是这样解决的:一是用夹钳布子,在用手直接布子困难的线距内使用夹钳即可达到目的;二是当线距较小而棋子直径又与之相近时,棋盘用硬质平板制作,各落子点配作定位孔,每粒棋子上配有定位销,采用本方案,线距可以缩小到2mm,即一般棋谱的最小尺寸。为方便携带,棋盘可作成对折或三折叠,将棋子分装在几根套管中,然后将盘与子装入一个包装盒中。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线数在9至19范围内按等差级数取值排成列,线距在2至25mm范围内按等比或等差级数取值排成行,即形成微型围棋的规格矩阵,如下表所示:
每个交叉点记作线数×线距,则常用围棋可记作19×25,由表可见,围棋的规格得到了一定的扩大。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带定位销的棋子示意图
图2为带定位孔棋盘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夹钳、图中1棋子、2内圈、3外管、4内管、5弹簧、6压圈
图4为夹钳内管展开图,7弹性夹片,8次级夹片
在图3中内管中只画出三粒棋子,最下端第一粒棋子被夹钳弹性夹片夹紧,当布子时按动压圈使外管相对内管向上移动,外管下部环形内圈松开夹片7,夹片7配有上小下大的凸块,放开第一粒子,同时上移的内圈压紧次级夹片8(夹片8上有上大下小的凸块),使第二粒被夹紧不动。此时提起夹钳,然后松开压圈,在弹簧的作用下,外管相对下移,恢复到原来状态,内圈松开次级夹片8,使原来第二子降到第一子的位置,其上各子依次下降。不断重复上述动作,即可实现在棋盘中布子。当布子点相邻位置有子时使夹片的对称线与棋盘线成45度角,即可充分利用棋子在棋盘中间隙,将夹片充分展开。当想从棋盘上取子时,先按下夹钳压圈,放掉第一子,用其空位对准要取之子,然后松开压圈,使夹片夹住欲取之子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向阳,未经柳向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67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