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返回式玩具球无效
| 申请号: | 96215441.5 | 申请日: | 1996-07-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260635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8-27 |
| 发明(设计)人: | 陈福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福吉 |
| 主分类号: | A63B43/00 | 分类号: | A63B43/00;A63H30/02;A63H29/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穆魁良 |
| 地址: | 台湾省台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返回 玩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玩具,特别是一种自动返回式玩具球。
目前的球类玩具,是幼儿及儿童较喜欢的一类玩具,但每掷出一次,其就要滚出很远,就需要玩耍者追出老远再捡回,其虽有锻炼健身的优点,但也存在着需反复追逐奔跑及过于劳累的缺点,另外,孩童在追逐球时,不仅易摔倒,而且,稍一不慎,就会走离大人的监护视线,尤其是在无空旷绿地的人多及有车辆往来的地方玩耍,更为不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既无需到处追逐捡拾,往来奔跑,又安全实用的更为有趣的自动返回式玩具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它包括一球体,位于球体内部的控制电路及携挂于玩球者身上的遥控器,其特征在于:中空的球体是由相扣对的两半球壳及位于相扣对处的驱动机构所组成,驱动机构又包括两扣对连接的基座,装设在基座内腔中的电池、电机及传动部份所组成,传动部份具有两个对称外凸于基座中部的转轴,转轴又分别与各自侧的半球壳内凹侧的连接凸座相拧连,在基座上设有一可与触动开关相碰触的摆击块,两半球壳的敞口周缘与基座呈动配合,当电路接通时,驱动机构中的电机转动并通过传动部份带动两球面转轴及与转轴相连接的两半球壳转动,从而使球自动返回到玩球者近旁,同时,也可通过玩球者手中的遥控器发出使球返转或使球停转的信号,以便于拾捡或重新掷滚。
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
第1:由于球在掷出之后可自动返回到玩球者近旁,因而,既免于追逐奔跑,又提高了玩耍时的安全性,减轻了大人的看护责任。
第2:使其趣味性更强。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是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及附图实现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图。
图2是图1中球壳部份的剖面图。
图3是图1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掷出时的效果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返回时的效果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可采用的一种电路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一球体,在球体内有一与外部遥控器1相作用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控制驱动机构4的启停,其特征在于:返回式球体是由两半球壳2和3及位于两半球壳之间的基座5以及装设在对扣式基座5内的驱动机构4组成,驱动机构4又由电机9,电池8和传动部分构成,传动部分的两对称外凸于基座5两侧的转动轴13和14分别与各自对应侧的半球壳2和3相连接并带动两半球壳2和3同步转动。参见图1至图3。
两半球壳2和3的敞口侧与对扣连接的基座5的环状凸肩5 1活动扣装并构成一拼组式球体,位于基座5中心线位置的转动轴13和14与各自对应侧的半球壳2和3对应内凹侧内凸的连接座21和31相拧连,设置在球体内的控制电路包括一装设在基座5上的触碰开关16和一个与触碰开关16相碰触的摆击块17。参见图1至图3。
传动部份是由固定在电机9轴头上的小齿轮10、与小齿轮10相啮合的大齿轮12及装设在两半对扣连接的基座5中部处的减速箱11构成,减速箱11的两侧凸伸出带有连接螺纹的转动轴13和14,基座5中装设传动部份的减速箱11的中心轴线两侧各装设有电池8和电机9,电池8的容装槽6的一侧设有转动式扣盖7。参见图3。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简介如下:
本实用新型具有两种方案:一种为不带遥控器1的简易方案,此时,只需要采用球体内部控制电机启停的触碰开关16、摆击碰块17、延时电路及简单接线即可,当玩球者把球掷出后,球在地面滚动时,会使摆击块17触击触碰开关16,以使电机启动,球壳回转,但掷出时需要有方向性,以防止球壳无方向滚转,同时,为防止在扔出球时或球刚落地时因触碰开关16动作而使球壳转动的情况发生,一般要加设一延时电路,即使其动作滞后一设定时间。
当然较佳的方案是带遥控器1的方案,如图4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遥控玩具球至少包含有挂设于把玩者身上的控制器1,该控制器可发出二种讯号以操控玩具球,一种为长距离或较长时间的信号,即当球滚离玩者一定的范围(如5~10米)或一定的时间T1(如30秒~1分钟),即会因球体与控制器1两者的间距超过所设距离,而使球体内的电子控制电路动作,而产生返转的功能,使球反向滚回玩者的身侧。而另一讯号为当球位于玩者身侧太近处,或逾一T2时间,球将自动停止。由于这种单纯的电子控制电路为现有技术,故不多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福吉,未经陈福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54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