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覆瓦热管电控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无效
| 申请号: | 96214839.3 | 申请日: | 1996-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264881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0-15 |
| 发明(设计)人: | 边志敏;董敬华;许朝英;赵占等;任俊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占等;许朝英 |
| 主分类号: | F24J2/24 | 分类号: | F24J2/24 |
| 代理公司: | 河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骆永恩 |
| 地址: | 05266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管 电控分 体式 太阳能热水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电控辅助加热装置的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
在现有技术中,为解决高层楼房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经济性及垂直受光等问题,已有分体壁挂式楼房用太阳能热水器及百叶窗式太阳能集热器,但均未解决太阳能热水器本身的防冻问题,其中百叶窗式太阳能集热器的受热器件横置,与自然循环水流的方向不一致,影响了热水器本身的集热性。水箱内装有电热装置的太阳能热水器未设自动断电安全保护设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防冻性能好、有安全性好的电控加热装置的覆瓦式热管电控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措施实现,本热水器包括水箱和集热器,所述的集热器的边框内连接多个竖直放置的集热排管,每个集热排管的上端与上集管相通,每个集热排管的下端与下集管相通,集热排管之间均有覆瓦式吸热板,吸热板在集热器的面板上倾斜连接,上集管通过上循环管与水箱内的散热器一端相通,下集管通过下循环管与散热器的另一端相通,散热器上部的注放管伸出水箱外,水箱有溢水管和上下水管,用于电加热器的电控器安装在水箱一端,与之相连的电热元件安装在水箱内,集热排管内充入的为凝点较低的导热介质。
集热排管的外部由相邻吸热板端部的半圆边搭接缝焊。
电控器的电路连接是:交流电源线分别接常闭节点J1′和J2′后接放置在水箱内的加热元件,变压器B的原线圈接交流电源,其付线圈接桥式整流器D1,桥式整流器D1引线串接电阻R1和稳压管D2,稳压管D2的一端接电容C1后接时间控制集成电路IC1的管脚3,集成电路IC1的管脚4和管脚8之间串接电容C2和电容C3,其管脚2和管脚3之间接电阻R3,其管脚1和管脚2之间接电位器R2,其管脚1接电阻R1一端,其管脚5接地,其管脚7串接电阻R4和三极管T1的基极,三极管T1的集电极串接电阻R5、发光二极管D3、继电器J1和二极管D5后,接可控硅T2的阳极,可控硅的控制极接二极管D4后,接三极管T1的集电极,三极管T1的发射极接电容C4后接可控硅T2的控制极,继电器J1串接继电器J2和二极管D6后接二极管D5,继电器J2一端串接电阻R6和蜂鸣器F后接二极管D6一端,电阻R6接比较器IC2的管脚5,比较器IC2的管脚1串接电阻R7和二极管D7后,接可控硅T2的控制极,其管脚2接电阻R8后接可控硅T2的阴极,其管脚1和管脚2之间串接电阻R11和放在水箱内的电阻RT,其管脚3和管脚4之间接稳压管D8,其管脚4与管脚8、管脚7及管脚6相连,其管脚3和管脚5之间接电阻R9。
本热水器的集热器吸热板采用覆瓦式结构,可将吸热板悬挂在向阳的楼壁或凉台上,使吸热板与光线接近垂直,取得较好的吸光性。吸热板的搭接处采用加压双缝焊接,保证了集热排管与吸热板间的紧密结合。各传导热元件纵置,保证了与自然循环流体运动方向的一致。
为解决抗冻性,采用了大循环金属热管结构,在散热管上部设有注放管,用以注入介质和排出不凝气。将散热器置于水箱内,集热器和散热器用金属循环管联接,联接方式为油壬硬联接。把系统接好后,由注放管注入导热介质,尔后抽真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占等;许朝英,未经赵占等;许朝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48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油烟过滤器的抽油烟机
- 下一篇:连接器的顶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