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破膜穿刺针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6214832.6 申请日: 1996-06-12
公开(公告)号: CN2291901Y 公开(公告)日: 1998-09-23
发明(设计)人: 李天晓;马文章;张美凤;冯广森;王迎宪 申请(专利权)人: 李天晓;马文章;张美凤;冯广森;王迎宪
主分类号: A61B17/34 分类号: A61B17/3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50003 河南省郑***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破膜穿 刺针
【说明书】: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肝后段下腔静脉或肝静脉阻塞治疗用的破膜穿刺针。

Budd-Chiari综合征(简称BCS)是肝后段下腔静脉或/肝静脉阻塞所引起的临床征候群。主要有为两方面的症状:一是门静脉高压,表现为肝脾肿大、腹水、上消化道出血等;二是下肢静脉回流障碍,表现为下肢水肿、溃烂以及回心血量不足而引起的心功能不全。以往多误诊为肝炎后肝硬化所致的门静脉高压,近十年来由于现代检查方法如B型超声、Doppler超声和DSA的发展,本病的发现已日益增多,现在,BCS在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尤其是河南和山东已成为多发病,常见病,严重影响着人民的身体健康。

BCS的法疗目前有两和方法,外科手术和介入放射学疗法(即经皮球囊导管成形术,)前者适应症广,但创伤大,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后者手术简便,创伤小,治疗效果较好。所以,现在本病一般先采用介入放射学法治疗,外科手术是作为最后的处理手段。

BCS临床上分为三大类型,I型是下腔静脉膜性阻塞而肝静脉开通;II型是肝静脉阻塞而下腔静脉基本开通;III型是下腔静脉和肝静脉均阻塞。基中I型最常见,是介入放射学治疗的最好适应症。经皮球囊导管成形术的基本步骤是:a经皮穿刺将普通导管送入下腔静脉;b交换穿刺针对隔膜进行穿刺破膜;c交换球囊导管进行扩张。手术关键的一步是穿刺破膜,由于没有专用针,目前采用的是房间隔穿刺针和加强硬导丝由于其尖端锐利,方向不易控制,常常刺入下腔静脉腔外、心包、纵隔、胸腔甚至左心房等,造成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穿刺针,以克服上述穿刺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即破膜穿刺针。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由针鞘和穿刺针的两部分构成,针鞘是前端为直形未端弯曲的弹性长圆管,两端均不封口,针鞘内装有穿刺针,穿刺针可以在针鞘中来回伸缩,且穿刺针头端为球形或椭球形。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技术相比,由于头端为球形,较圆钝,方向易掌握,可有效地保证沿下腔静脉腔内破膜,避免异位穿刺,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在图中,1是针鞘,针鞘1是前端为直形未端弯曲的弹性长圆管,它有一定强度,也有一定弹性(例如用塑胶制成),便于穿刺,且不伤静脉,为使穿刺针易进入管内,针鞘1前端口可制成喇叭口形。2是穿刺针,穿刺针2可在针鞘1内来回伸缩,为防止异位穿刺,穿刺针2头端为球形或椭球形,为方便穿刺,穿刺针2可有手柄。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经皮穿刺后送入下腔静脉,来回伸缩穿刺针2,可达到破膜,治疗阻塞现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天晓;马文章;张美凤;冯广森;王迎宪,未经李天晓;马文章;张美凤;冯广森;王迎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48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