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纸碗无效
申请号: | 96214032.5 | 申请日: | 1996-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279125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4-22 |
发明(设计)人: | 刘煊圭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煊圭 |
主分类号: | A47G19/03 | 分类号: | A47G19/03 |
代理公司: | 铁道部科技情报所铁路专利咨询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董惠石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纸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纸碗。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日常生活中的饮食需要,不再只是满足口腹之欲,对于自身健康的要求更是品尝美食的重点,而在要求吃的健康之前,吃的卫生才是人们不可忽视的关键;目前市场上所见的卫生餐具大多为保丽龙(发泡体)所制,但保丽龙在使用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很严重的,其千年不会腐化,若使用焚化法处理时会释放出有毒物质,而该有毒物质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是无法预知的,所以保丽龙餐具已不符合时代的需求,而在环保意识日益提高的今天,使用可回收无污染的纸碗来装盛食物已是势在必行。
图1所示是一种惯用的纸碗的结构示意图,该纸碗由一板本体10构成,该板本体10中央部位形成一较小半径的折线且呈同心圆形的底板11,在该底板11的周边各设有转折点15,在转折点15向板本体10的周边延设有两折线121、122,所述两折线121、122所围成的部位为一锐角三角形的折片12,且在该板本体10的周边缘上凸设有插块13,在板本体10的相对于所述插块13的适当位置处穿设有一插缝14;如图2所示,所述纸碗成型时,由上述板本体10沿着所设的折线121、122折叠,使板本体10的外型呈碗状,再将所述插块13向外折弯,并与相互对应的插缝14卡制定位,使其整体牢固扣接形成一碗型容器,可供装盛汤饭之用。
由上述惯用纸碗可见到,因所述纸碗在板本体中穿设有若干插缝,若该纸碗中盛有液体高出该插缝时,碗中的液体可能会由该插缝中泄漏溢出,使该纸碗丧失其基本功能,而上述底板由一圆型折线所构成,在折叠过程中该底板可能因折叠不慎,在其底板上造成细微的折痕,而该细微折痕将会直接影响到所述底板的平度,如果纸碗的底部不平稳,在盛装汤饭之后将会因其底部无法放平而使该纸碗翻覆,且在盛装温度较高的食物时,将可能烫伤使用者,由于所述底板为一平面,所以在端持纸碗时将会因其接触面积较大,而使端持者会因其表面温度过高而无法长时间端持,此外,所述纸碗若要盛装速食碗面时,因其板本体的边缘接触面积只有该板本体的厚度而已,会因其接触面积过小而使速食面的上盖难以贴合,或在贴合之后容易裂开,从而影响到纸碗内部产品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在组装时方便、结构简单、牢固的纸碗,且还可以达到资源回收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纸碗,由一板本体构成,在板本体的中心部位由两个大小不等的同心圆构成内、外底折痕,在内、外底折痕之间构成一底圆,由所述底圆形成一底盘,在外底折痕的圆周上设有若干个转折点,且由所述转折点向外延设有两折线,所述折线围设成一锐角三角形的折叠部,且于该折叠部的末端边缘设有若干个方形缺口,在各方形缺口之间各设有若干个侧板体。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纸碗为一体成型,结构较惯用纸碗简便,且因惯用纸碗的组装方式是用插块与插缝的相互卡制而结合的,所以在其板本体上穿设有一插缝,使得在盛装液体时会造成渗漏的现象,而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纸碗不但组装程序较为精简之外,而且其一体成型的结构将不会发生碗中液体不慎溢出的现象,使得使用者可以更放心、安心的使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纸碗;由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纸碗其底盘与底圆为不同的平面,所以当使用者在端持该纸碗时,只接触到底圆的面积,若在碗中装有高温食物时,亦不至于因底部面积大而使端持者有烫伤的感觉,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纸碗较惯用纸碗的底板稳固,所以在置放时不容易倾倒;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纸碗设有侧板体,从而增强了纸碗周缘的强度和面积,若该纸碗用来包装容置速食类产品时,所述纸碗表面必需覆盖上一层纸,而惯用的纸碗却因其表面周缘的接触面积只有该纸碗的厚度,所以在搬运过程中或长期未食用的情况下,该表面的纸层早已与纸碗分离,从而影响到速食品的质量,而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纸碗,因其周缘面积的增大,则克服了上述惯用纸碗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其最佳实施例由以下附图给出。
图1是惯用纸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惯用纸碗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纸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纸碗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纸碗的剖视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煊圭,未经刘煊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40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缓冲装置
- 下一篇:开有环形槽的柱塞阀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