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彩色立体快速转印膜无效
| 申请号: | 96213972.6 | 申请日: | 1996-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247600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2-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怀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怀成;张松 |
| 主分类号: | B41M5/00 | 分类号: | B41M5/00;B44C1/165;B32B7/12;B32B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亚军,李丕达 |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彩色 立体 快速 转印膜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彩色立体快速转印膜,为于移画印花法中所用的片料。国际分类号为:B44C1/165。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89210464)公开了“一种塑料转印膜”,它由塑料薄膜、印刷油墨及粘合剂层组成。粘合剂采用热溶胶,转印时,只要对薄膜升温加压,就可以将印有图案的薄膜贴附在物品的所需部位。由于不需用静电发生器,使设备简化,投资减少,而且不仅适用于大型塑料件,还适用于小型塑料件,同时还可以向其它物料上转印,应用范围较广。如果粘合剂采用不干胶粘合剂,则可使转印工艺更加简化。此专利虽然在不同程度上对现有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在转印时仍需要对薄膜进行加温,因此给使用带来了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出提出了一种为奇数多层复合转印产品的彩色立体快速转印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彩色立体快速转印膜,由纸基层、粘合剂等组成。转印膜分别依次由纸基层、隔离层、粘著剂层、蜡墨层、蜡光层、粘著剂层和透明塑膜层组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印刷墨层表面的蜡质层封闭了墨与外部环境的接触,因此杜绝了油墨中有害物质对使用环境的污染;2、由于工艺的改进,使用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共有2幅附图,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亦可做说明书摘要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印后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如图1所示,为奇数多层复合转印产品的彩色立体快速转印膜,共分为七层,纸基层1的作用是隔离层的载体,在转印过程中即完成使命与主体脱离。隔离层2是粘著剂层3的载体,起分离粘著剂层3和纸基层1的作用,在转印过程中即与纸基层1一起与主体分离。粘著剂层3,它是蜡墨层4的载体,起与被转印物体表面的粘合作用,始终与主体同在。蜡墨层4,是转移印刷品的主体。蜡光层5在转印过程中起隔离透明塑膜7上的粘著剂与蜡(油)墨层4的作用(不脱离主体),在转印完成后起保护膜和装饰膜(保护层和装饰层)的作用。粘著剂层6的作用在于使用前(转印前)是透明塑膜7与光油层相接的媒介,转印过程中起着将光油层、墨层、粘著剂层3脱离隔离层及纸基的作用。也就是说起着将下面的三层从纸基的隔离层上脱离开来的作用(脱离主体)。透明塑膜层7是粘著剂层6的载体。当转移印刷的过程完成后,连同附着在它上面的粘著剂层6一起脱离主体。至此,一张无纸、无膜的转印膜制成。
转印后如图2所示,蜡墨层4(图文)印在粘著剂上,3、4、5层连为一体,粘著剂即是转印后的载体,故既可以去掉纸基层1,又可以去掉透明塑膜层7。
完成上述结构的工艺过程如下:
将隔离液均匀涂布于100g/m2~150g/m2的胶版纸或牛皮纸光面上→涂布RH→2型粘著剂→按印刷色序印刷(印刷油墨使用胶印热固型、胶印单张、溶剂性凹、凸印油墨在墨中以热混、高速搅拌的方式兑入2%~10%的SP30或SP105合成蜡或者同量的聚乙烯蜡)→涂布蜡光油(根据需要舍取)→复膜(将涂有RR-22或RH-2型的粘著剂的透明薄膜如PC塑膜附于蜡膜表面)。
由于印刷墨层表面的蜡质层封闭了墨与外部环境的接触,因此杜绝了油墨中有害物质对使用环境的污染;由于工艺的改进,达到了不带纸也不带透明膜的纯图文转移,使用更加方便;由于使用原料的增减、变更,使产品具有抗水、耐温、耐酸碱的功能,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可用于金属、塑料、玻璃、木器等光洁物体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怀成;张松,未经张怀成;张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39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片状物品集收页
- 下一篇:暖瓶自动断电式沸水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