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术中肠道清洁结肠减压灌洗引出器无效
| 申请号: | 96212884.8 | 申请日: | 1996-05-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251386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4-09 |
| 发明(设计)人: | 孙晋友;章劲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晋友;章劲夫 |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 |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向红 |
| 地址: | 330006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肠道 清洁 结肠 减压 灌洗 引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用于手术中清除病人肠道中积物的手术器械。
大肠(包括结肠和直肠)当患癌肿等所致梗阻时,由于无法在术前作肠道清洁,肠道往往积存大量粪便,故急诊手术传统的做法是先行梗阻近段的结肠造瘘术,以解除梗阻,待患者有了充分的肠道准备之后再作第二次手术,切除病灶并作肠吻合。但这种分期手术的处理不仅增加了病人反复手术的痛苦和负担,更主要的是对于大肠癌肿患者,可能因病灶得不到及时根治切除而发生癌转移。但如果不作肠道清洁或清洁的效果不理想就勉强施行一期切除吻合,那术后又必然发生吻合口漏,而一旦发生了吻合口漏,就往往导致严重的粪性腹膜炎,甚至造成病人死亡。
目前,肠道清洁通常在术中进行的方法有:结肠切开抽吸减压法,结肠逆蠕动灌洗法、结肠顺蠕动灌洗法等。上述方法在原理设计上,有的违背了液体流动或流体物质移动的自然规律,有的则有悖于力学基本原理,还有的忽略了人体胃肠运动规律,而且多数却无法遵循外科无菌操作原则等,故都存在着不可避免性腹腔污染的严重问题,甚至有一旦试用便马上引出肠道大量漏粪的危险性,而且达不到理想的肠道清洁标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肠道清洁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在大肠癌梗阻手术中实施肠道清洁,并可有效地防止术后发生吻合口漏,避免腹腔污染,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术中肠道清洁结肠减压灌洗引出器。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该术中肠道清洁结肠减压灌洗引出器包括一个三通接头和螺纹管,三通接头由一个螺纹管连接头和两个结肠连接头组成,螺纹管连接头上设有外螺纹,结肠连接头端部设有弧形凸缘,螺纹管连接头中心线与一个结肠连接中心线的夹角为115~125°,螺纹管连接头的中心线与另一个结肠连接头中心线的夹角为95~100°,螺纹管连接头上设有螺纹管。
在本实用新型中,结肠连接头部的弧形凸缘半径为2.5~3.5mm;螺纹管连接头和结肠连接头的壁厚为2.5~5mm。
在本实用新型中,螺纹管连接头上最好加工矩形外螺纹。
本实用新型可在大肠癌梗阻手术中实施肠道清洁,在肠道清洁范围上,明确对准了结肠梗阻以上的整个结肠段以及一并受累的已有扩张的小肠。即把在术手后给结肠吻合口带来影响的所有肠腔都划为了术中主要清洁范围,而屈氏韧带以上的十二指肠和胃以及梗阻以下的结、直肠,则列为兼顾清洁范围。在肠道清洁的方式上,对结肠采用减压和灌洗相结合的措施;面对小肠则单纯用手指挟持驱赶内容物的措施,逐渐驱入结肠,又利用结肠的灌洗排出体外,这样就避免了对小肠另作切口及附加抽吸减压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可实多现梗阻结肠全段自上而下的一致性彻底清洁,达到肠腔无粪便内容物;使自屈氏韧带以下的所有小肠彻底排空,达到肠腔不含固定内容,总清洁效果可以完全达到甚至超过择期结肠手术通过术前充分准备所能达到的最佳肠道清洁标准。
使用时,只要把置入肠腔的两个结肠连接头与结肠切口的上、下边缘扎牢,便不易发生滑脱,有利于结肠减压和灌洗都达到密封性,可避免从灌洗置管的开口处产生溢漏粪便。
总之,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地防止术后发生吻合口漏,避免腹腔污染,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三通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为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
参照图1、图2,该术中肠道清洁结肠减压灌洗引出器由一个三通接头和螺纹管组成,三通拉头由螺纹管连接头1、结肠连接头2、3组成,螺纹管连接头1上加工有矩形外螺纹4,结肠连接头2、3端部加工有弧形凸缘,螺纹管连接头1中心线与结肠连接头2中心线的夹角α为120°,螺纹管连接头1的中心线与结肠连接头3中心线的夹角β为95°,结肠连接头2、3端部的弧形凸缘半径R为3mm,结肠连接头2、3的壁厚h为5mm,螺纹管连接头1上装有螺纹管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将结肠连接头2、3置入肿瘤上方的结肠腔中时,便把该部位的上下肠腔连成了一体, 将螺纹管5的自由端垂放入手术台下的污物桶中,即把上述连通的整个肠腔通向了体外。这样,就首先使那部分处于高压状态下的肠腔积气经此通路排出,于是,结肠即刻获得初步减压,接着,处于高压力状态下的粪便也随即从中流出,结肠又避一步获得减压,这后一步的减压使富含固体成份的浓稠粪便也足可通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晋友;章劲夫,未经孙晋友;章劲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28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