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料泵压式乳胶状物容器无效
| 申请号: | 96212731.0 | 申请日: | 1996-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261394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9-03 |
| 发明(设计)人: | 陈光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光宇 |
| 主分类号: | B65D35/00 | 分类号: | B65D35/00 |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静 |
| 地址: | 330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泵压式 乳胶 容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乳胶状物(如牙膏)的包装容器,尤其涉及塑料泵压式乳胶状物的包装容器。
现有乳胶状物的包装容器尤其是牙膏瓶大都采用薄金属片(如铝片)制成,不耐挤压,因此外出旅行携带很不方便。目前无论是薄金属片制成还是塑料制作的乳胶状物容器:如牙膏瓶,发胶瓶等,在挤压其内容物时,出量不均匀,一不小心则会过量,尤其是不能将其内容物挤净,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携带,耐挤压,出量均匀且可用净其内容物的乳胶状物容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根据真空泵压原理及杠杆结构原理,完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在容器嘴部设有按钮,按钮的一端形成齿轮结构,并可带动嘴盖的开启。在容器内的顶部及下部分别设有中空的活塞,活塞四周侧呈凹形,顶部活塞通过支撑管及支撑点和弹簧等形成杠杆,使容器内容物压出和嘴盖及活塞的复位。下部活塞的底部设有金属拱形多脚叉,在容器内有压力时,该活塞不能向下移动,而产生负压后,该活塞在外界大气压下则向上运动。
本实用新型主体采用硬塑料制成,便于携带,耐挤压,出量均匀,可用净其内容物,而且结构设计巧妙、简单、成本低、可广泛用于各种乳胶状物的包装。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由壳体1、嘴2及扣盖3构成,嘴2底部设有按钮4,顶部设有“7”形嘴盖5,嘴盖5底部与按钮4一侧端均设有齿,并构成相互啮合的齿轮结构,嘴2下部设有支撑点6以支撑嘴盖5,与嘴2底部连为一体的支撑管7上设有支撑点8以支撑按钮4;壳体1上端侧臂9将按钮4与咀盖5构成的齿轮结构封闭,使侧臂9自然成为按钮4支撑点。支撑管7上端与底端的外径不等,内径相同,且底部外径小于上端外径,在支撑管7底端外部有套筒10,其底部连有中空活塞11,在套筒10与支撑管7空隙间设有弹簧12。壳体1顶部与套筒10连为一体,且其内径小于或等于支撑管7底部外径,以支撑弹簧12。在壳体底部设有中空软塑料的活塞13,活塞11、13四周侧壁均呈凹面。底部活塞13上部设有硬塑料凸起14,其形状与活塞11底部内壁形状相同,且可紧密配合。活塞13底部有空心凸台15,凸台15外套有金属拱形多脚叉16,多脚叉16的叉脚均顶住壳体侧壁。凸台15空心部倒塞有塞与盖连为一体的底盖17。为增加活塞11的行程,增大一次性内含物挤出量,支点8位于支撑管7的半轴线上且左半部高于右半部。壳体1、支撑管7及套筒10横截面为园形、正多边形或椭圆形或其它任意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按下按钮4,通过支点6由按钮4一端齿轮带动与之咬合的另一半齿轮,从而带动咀盖使容器咀开启。由于杠杆结构带生的压力作用于支点8,使活塞11向下运行,而活塞13下由于拱形多脚叉的作用,该活塞不能向下移动,在压力作用下,容器内装的乳胶状物则可通过活塞11中空部从容器嘴中压出。压力消失后,按钮4靠弹簧12的弹力复位,从而带动嘴盖复位关闭嘴口。顶部活塞11也随之复位、但容器内产生负压,底部活塞13在外界大气压下向上运动,如此不断往复,活塞13与活塞11完全吻合。容器内乳状物的全部压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光宇,未经陈光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27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