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乒乓球拍底板无效
| 申请号: | 96212078.2 | 申请日: | 1996-05-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255287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6-04 |
| 发明(设计)人: | 王吉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吉生 |
| 主分类号: | A63B59/04 | 分类号: | A63B59/04;B27D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7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乒乓球拍 底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乒乓球拍底板,特别是一种用多层薄木粘合加压制成的乒乓球拍底板。
弧圈球快攻打法已是现代乒乓球运动的主流,该打法要求乒乓球底板普遍具有重量较轻(90g以下),吃球较深,出球较快,控球较稳,发力集中的特点性能。专业性强的底板还须在上述要求基础上更加侧重突出某些特点性能,从而形成系列在性能方面既有内在的共性联系,又具各自不同特点的底板,以满足不同类型打法和风格特点的运动员选择需要。目前生产的各类底板(除少数为单层木制外)多数是延用传统的制造胶合板的工艺设计,专业性强的底板也是根据性能的不同要求选择在轻、重、硬、厚、薄方面不相同的木材薄板,按制造胶合板的常规工艺设计,将以纵横交错排列的薄板木纤维粘合加压后制成。但是由于底板常受到材质固有性能的限制,按常规工艺制成的底板其击球性能很难达到专业性底板的水平,原因是:
(一)、用常规工艺配合常规材质无法优化性能。
弧圈球快攻打法击球既要有高速度,又要有强旋转,这就要求底板与球撞击时其木纤维产生足够的变形,使运动员感觉有一定的吃球深度与控球时间来磨擦球以使之强旋转,同时还要借助底板木纤维变形后的迅速恢复而产生反弹力将球有力地弹出,使之产生高速度,让运动员感到用力集中,而且力量越大,球速越快;另外,弧圈球打法由于击球特点是撞击与磨擦同时进行,比单纯撞击为主的快攻打法消耗力量更大。这一切都要求乒乓球底板须保持控球稳定与发力集中的统一、吃球较深与出球较快的统一,而且还须保持较轻的重量。通常以桐木等轻质材料为主制作的底板,因其木质疏松,容重小,木纤维在与球撞击时变形较大,能缓解来球的冲击,保持足够的控球时间,并保证了底板有较轻的重量。但是桐木纤维较脆,缺乏足够的韧性和弹力,当受到大力撞击时木纤维变形较大却恢复较慢,这就使运动员感到当他们大力击球时,反而出球速度较慢。虽然为改变这种"底劲不足"的缺点曾多次选用各种硬质木材与桐木搭配,力求利用材质性能的互补来提高底板的性能水平,但是由于受到当地材质选用范围的局限,采用常规工艺始终未能实现其性能上的更大优化。
(二)、各具特点的专业性底板采用常规工艺其性能方面的共同连续性难以控制。
虽然现代弧圈球快攻打法对底板性能有较一致的普遍要求,但是因为打法类型、风格变化和个人特点不同,需要一系列在控球时间、出球速度等方面有一定性能区别的底板供选择。采用常规工艺来实现这一目的多是通过改变不同材质的匹配方案来区别底板的不同性能。由于不同种类材质的性能差异较大,要控制各具特点的底板又保持其性能方面的共同连续性是困难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了上述缺点的乒乓球拍底板,这种底板既能保持重量轻、控球稳、吃球深、出球快、发力集中的普遍特点,又能控制和改变其系列底板的不同特点和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这种乒乓球拍底板包括拍板部分和拍柄部分,拍板部分的两个外表面层各为一层面板,中间为一层芯板,芯板是由若干木纤维的排列方向与拍面平行的顺木部分与若干木纤维的排列方向与拍面垂直的立木部分交错拼合而制成的薄板,在芯板与两个面板层之间各有一层夹层,各层之间用粘合剂粘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乒乓球底板重量轻、手感好、弹性强、底劲足,其性能特点系列变化有明显的内在共性联系,适合现代弧圈快攻主流打法的需要。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乒乓球拍底板的侧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乒乓球拍底板的A-A剖面图;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该图表示出一个本实用新型的乒乓球拍底板的侧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所用的术语"底板"是指未贴敷海绵胶皮的乒乓球拍,它包括拍柄和拍板两部分。
本实用新型所说的"顺木条"为木纤维排列方向与拍面平行的木条;本实用新型所说的"立木条"为木纤维排列方向与拍面垂直的木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吉生,未经王吉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20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