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器装置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6211899.0 申请日: 1996-04-26
公开(公告)号: CN2261091Y 公开(公告)日: 1997-08-27
发明(设计)人: 马崇仁;汪国正 申请(专利权)人: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1R13/00 分类号: H01R13/00;G06K19/00
代理公司: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杨梧
地址: 台湾省*** 国省代码: 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连接器 装置
【说明书】: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装置,一种在自动化流程中组装到电子卡上,焊固前易于搬运,焊固中不会浮移的连接器装置。

近年来,电脑主机或电脑相关设备如印表机、数据机或数位记事本等,都朝轻薄小巧、易于携带的方向发展,因此,传统信息产品中一些必要的元件,在无法省略又需容置于狭小空间的信息产品中时,需将数元件合并或缩小其体积。目前某些元件如传统的软、硬盘磁碟机,或电脑相关介面装置如传统的输出输入介面卡,已用一种如信用卡般大小的电子卡取代,只是随用途不同,每一形态电子卡结构各有差异。

现有电子卡多由金属面板、支架、具有电子装置的基板(PCBOARD)及连接器装置等组成,其中该支架可装设基板及连接器装置,并利用可分成上盖板及下盖板的金属面板,分别覆盖支架的上、下平面并加以结合,形成一电子卡成品。现有的电子卡结构可参考美国专利第4,941,835、5,319,516、5,038,250、5,061,845、5,207,586、5,242,310、5,333,360号,以及台湾专利第79208275、82217206、82101297、82218962、83208931、83109532、82216696、83202816号。

现有技术中存在缺点,如目前电子卡上的连接器装置大多包括两种连接器,一种为68针插槽连接器,其可与电脑主机或电脑相关设备内部的连接器接合,另一种为I/O介面连接器,可供电子卡以外的外部线缆接头对接。上述连接器装置在电子卡上现有组合方式可分为几种:1、连接器与电子卡支架一体成型,其缺点是如果连接器或支架中任一个有瑕疵,其余的也随之报废,不可更换而不经济;2、电子卡之上、下金属面板直接夹合位于支架上的连接器装置,该连接器装置只和其内的基板焊接连接,对支架而言,没有紧密固定或扣持结构,故连接器装置插拔时会因摇动接触不良,讯号也不稳定;3、一些现有技术在连接器装置两侧加设可与支架紧密结合的固定或扣持结构,但其整体结构与电子卡制造、组装及焊接仍不符合自动化的要求,连接器装置内的接触端子需由人工方式焊在基板上,耗时耗工,无法大量生产,成本较高;4、现有技术中,焊接前先将连接器装置壳体置于一种基板与其连接托架支撑部分边缘所形成的开口内,并利用连接器装置两侧突出的键形物放置在托架支撑部分表面上,其后无需再由人工焊固其接触端子,这样,看去似乎可直接进行自动化的焊接程序,但实际上凭一开口来承接该连接器装置的壳体,连接器装置两侧的键形物卡置在托架支撑部分表面上,该连接器装置的壳体无法较深地进入该开口,其对基板或其托架支撑部分没有任何扣持结构,在自动化过程中如迁到震动或碰撞时,该连接器装置接触端子尚未焊接至基板上之前,就可能会偏离甚至脱落。再有,其也无法在搬运过程确保不会掉落,在焊固阶段中,接触端子受焊剂张力影响,可能会因浮移导致偏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装置,其在焊接、搬运中不怕震动,不会脱落,能被准确便利地焊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电子卡连接器装置,其可与电脑或其相关设备电性接触,传输及转换电讯号,该电子卡包括基板,其具有垫片并一体成型在一基板料片上,该基板料片设有插孔,该连接器装置具有接触端子,该连接器装置具有预压扣件,其为一可置入前述基板料片相应插孔内,确保该连接器装置接触端子准确焊固在基板的相应垫片上的弹性体。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优点在于,其予压扣件能将连接器装置固定在基板料片上,其弹性地保证接触端子搬运中不会掉落,焊接时不会因焊剂张力而浮移,导致偏焊。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图2中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仰视图;

图2为图1中该连接器除去上、下接触端子的部分正视图;

图3为图2中该连接器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供连接器固定的基板部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基板料片部分示意图,其包括图4所示的基板;

图6示出一电子卡部分组件,其中包括可装置连接器及其相关基板的支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18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