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容器自动组装机的构造无效
申请号: | 96211888.5 | 申请日: | 1996-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268300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1-19 |
发明(设计)人: | 朱兴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兴永 |
主分类号: | H01G13/00 | 分类号: | H01G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器 自动 组装 构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容器自动组装机的构造。
一般习用的电容器自动组装机,其设有素子输送装置、橡胶盖输送装置及铝壳输送装置等装置,但当欲将素子原料与橡胶盖原料套设在一起时,常会因素子原料的二导线弯曲,而使得二原料在套设时,无法很标准套设在一起,而增加次品率。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电容器自动组装机的构造,藉由素子输送加工装置,将素子原料由输送振荡盘输送至夹持机构,再将素子原料送至套接机构,藉由套接机构使橡胶盖原料与素子原料套设在一起,且套接机构并能将弯曲的素子原良线校正引导,使素子原料能很标准套设在橡胶盖的孔洞上,而减少次品,提高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容器自动组装机的构造,主要包括有素子输送加工装置、橡胶盖输送加工装置及铝壳输送加工装置等装置所组成,素子输送加工装置包含有一素子供输装置,其至少一第一夹持机构,至少一第二夹持机构及套接机构,其中套接机构包含有二相对应的枢接块,二枢接块枢设在至少一轴杆上,且二枢接块并与一传动机构相枢接;二相对应的夹持板为一板体,分别枢接在一第一直杆上,且第一直杆可上下移动地分别枢设在二枢接块上,而二夹持板之间并对应于第二夹持机构的夹具;至少一抵板的一端固设在其中一夹持板所枢接第一直杆上,而另一端则对应于第二夹持机构的夹具:二相对应的夹臂,二夹臂亦枢接在枢设于二枢接块的第一直杆上,而二夹臂之间亦对应于第二夹持机构的夹具。
传动机构分别在二枢接块的一侧面上枢设有一摇臂,摇臂的另端则与二相互啮合的齿轮相接设。
套接机构所设的其中一夹持板嵌设有一弹性元件。
在二夹臂相对应的一面上向内设有二凹穴,二凹穴顶部的宽度略等于素子原料导线的直径,而二凹穴底部的宽度比顶部宽度大。
由于本实用新型套接机构可使橡胶盖原料与素子原料套设在一起时,能将弯曲的素子原料导线校正及引导,使素子原料能很标准套设在橡胶盖的孔洞上,而减少次品,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产量,其结构设计合理、简洁。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组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套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套接机构的夹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的动作情形示意图。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有一素子输送加工装置10、橡胶盖输送加工装置20及铝壳输送加工装置30等装置所组成。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容自动组装机100包括有一素子输送加工装置10、橡胶盖输送加工装置20及铝壳输送加工装置30等装置所组成,籍由这些装置使素子、橡胶盖及铝壳组装成一电容器裸料,再将组装后的电容器裸料,送至另一电容器加工机器上作最后的制造加工,而完成电容器成品,其中,素子输送加工装置10设有一振荡盘101,在振荡盘101内置设有数个素子,而振荡盘101的出口处并与一分列转盘102接设在一起,素子由振荡盘101输送至分列转盘102上后能一一排列整齐,分列转盘102之出口处并接设有一输送道103,在输送道103出口处的一侧设有第一夹持机构1,在第一夹持机构1的邻侧则设有第二夹持机构2,藉由第一夹持机构1夹持输送道103上的素子原料,再夹持至第二夹持机构2,第二夹持机构2则再夹持素子原料至套接机构3上(第一夹持机构及第二夹持机构,已另案申请,在此不予以详加累述)。
如图1、2所示,套接机构3设有二枢接块31、32,二枢接块31、32套设在二轴杆33、34上,在其中一侧枢接有一传动机构4所设的摇臂41、42,摇臂41、42的另端亦与二相互啮合的齿轮相接设,使二枢接块31、32能在二轴杆33、34上移动,而在二枢接块31、32上分别枢设有可往上移动的二直杆35、36,二直杆35、36与组装机100的驱动机构相接设在一起,藉由驱动机构的带动而能上下移动,二直杆35、36的一端凸露于枢接块31、32之上,在其凸露的一端上各固设有一块体37,块体37的一端上各固设有一相对应的夹持板5、6,当第二夹持机构2的夹具21转至右侧位置时,其夹具21的夹持部211位于二夹持板5、6之间,而其中夹持板6与块体37枢设一端与一弹性元件(图中未示)相抵持,可向内伸缩移动,在其中一块体37上且位夹持板5的下方设有一抵板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兴永,未经朱兴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18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