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龙头开关无效
| 申请号: | 96211766.8 | 申请日: | 1996-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267361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1-12 |
| 发明(设计)人: | 李进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进财 |
| 主分类号: | F16K11/074 | 分类号: | F16K11/074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郑永康 |
| 地址: | 台湾省彰化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龙头 开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般工程领域中工程元件或部件中的水龙头,特别是涉及一种主要以水龙头管体下方连接的进水开关为一圆体的结构设计,并利用圆体在整体结构中作圆周转动的动作达到切换冷水、热水及控制流量的功效,且能以较简单的结构组装达到增加美观、降低制造成本功效的改良结构的水龙头开关。
目前市面上所售的水龙头,其种类繁多,且结构相当多样化,但大致上其种类可分为以下二种:
一、旋钮式水龙头20:
如图1所示,其进水开关为以一个或两个控制旋钮21作为控制结构,其下方并连接有连动杆22及控制阀23,其整体结构主要是利用控制旋钮21转动使下方的连动杆22及控制阀23顺其螺纹上升产生一出口,利用该产生出口大小的控制阀2 3控制进水口的流量,但因其一个旋钮只控制一个进水口的出水量,故当冷水、热水必须同时出水时,则必须将冷水、热水的控制旋钮21分别转动,不但操作麻烦,且不易控制温度。
二、旋臂式水龙头30:
如图2、图3所示,其为针对早期旋钮式水龙头20产生的缺点进行改良的较为进步的水龙头开关结构,其主要是利用整体结构上方所设的控制把柄31带动其下方连接的连动杆32作上、下及左、右的动作,并利用其下方各转盘结构33经连动杆32的带动,在座体34的内部空间中产生控制出水量的上升、下降动作,及供给冷水、热水的左、右转动动作,达到以单一把柄控制冷水、热水的流量控制。
上述两种水龙头的结构皆为目前市面上的两种主要水龙头的种类,且已相当普及或有专利在先,其技术已属熟悉该项技术人员所能轻易制造达成,故在此不再详释其结构、组装及功能,但如图1中所示的旋钮式水龙头20的使用动作,其在不使用时不但必须转动左右控制旋钮21以达到控制水温的目的,且其动作过程极为麻烦,此为其缺点之一,另往往使用者欲开启水龙头时,经常是手部弄脏时,但此种水龙头又必须以手来握持旋转才能开启水源,如此便使得控制旋钮21变得肮脏难清洗,日积月累后,其不干净的程度可想而知;而如图2中所示的旋臂式水龙头30,虽可大幅度减低旋钮式水龙头20切换冷水、热水时的不方便性,但其结构却又极为复杂、昂贵,而且维修不易,此为其缺点之二,且其控制把柄31在使用时仍需以手部来进行扳动,弄脏的机会仍然很高,无法有效改善传统产品结构上的缺点;另,在目前较为先进的欧美市场中,其产品设计皆是以外形简单、高雅为重点,而上述两种水龙头的结构,因其结构设计方式的限制,使其在外形展现上皆无法突破其复杂、凌乱的形体造型,故其市场开拓性已无法再提高。
有鉴于上述传统产品的弊端,本设计人则针对传统水龙头开关结构的动作原理努力作整体的改良,基于多年丰富的制造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经过不断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本实用新型,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该良结构,将可提供一种方便开关、结构简单及造型美观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改良结构的水龙头开关,使其利用进水开关为一圆体并与水龙头管体形成一体化的特殊结构设计,可提供给使用者在开关水源时,只需以手部推动水龙头管体即可转动,达到切换冷水、热水及控制调整出水量等功效,减少因手部肮脏时接触弄脏进水开关的情况,且使其结构为以较少的元件所组成,在外观上更可达到简单、大方、美观的特性,且可大幅度减少制造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进财,未经李进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17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