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套胎的车用轮胎无效
| 申请号: | 96211253.4 | 申请日: | 1996-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264097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0-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树木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树木 |
| 主分类号: | B60C19/12 | 分类号: | B60C19/12 |
| 代理公司: | 厦门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应森 |
| 地址: | 3636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套胎 轮胎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充气轮胎的增强层。
一般的车用充气轮胎设内胎和外胎,由于车辆作驶的路面条件恶劣,经常发生轮胎被戳穿、割破的现象,造成损失,有时还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CNGG85205710号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防刺冲气轮胎,它由防刺板、橡胶片、内外胎和密封橡胶等部分组成。CN86202820号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不怕轧自行车胎,它在内外胎之间设置一个隔离圈。CN2038062U号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轮胎垫,它在内外胎之间设隔开一定距高的封闭型圆环垫,胎垫的表面由若干柱状胶体组成,胎垫的截面厚度占外胎截面空间的1/4。CN2034136U号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内胎防刺带环,由钢片或塑料片制成的圆环敷设在外胎贴近地面的内表面。CNGG86207295号专利申请公开一种防轧轮胎,它是在外胎的内侧与胎面相对应的圆周面中设置一个防扎圈。上述技术方案的基本结构是在外胎接触地面的外环部分内侧与内胎之间设置一防扎保护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改进的带套胎的车用轮胎,不仅可保护轮胎的外环部分不易被路面的利物所扎穿,而且可保护轮胎外胎的两侧壁不易被路面和路旁的利物所割破。
本实用新型包括原有车用轮胎的内胎、外胎和衬带,在外胎内表面与内胎之间套设套胎,作为内外胎之间的夹层,套胎采用具弹性软质材料,套胎呈凹槽环状,与轮辋的连接处敞口,套胎的底部厚度大于外胎的底部厚度,套胎的侧壁厚度大于外胎侧壁厚度。
由于在原有内外胎之间套设由具有弹性的软质材料制成的套胎,作为内外胎之间的夹层,不仅不怕2寸以下铁钉及60mm以下的小尖石子等扎破车胎,也不怕石片、铁丝等利器割破胎边,并具有防弹的性能;而且具有较好的软性和弹性,基本上不影响车胎的弹性和防震性能,并可延长外胎的使用时间,原来已退换的外胎只要套上套胎,还可继续使用一段可观的时间。这样,既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又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图1为一种带套胎的车用轮胎。
图2为另一种带套胎的车用轮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一种带套胎的车用轮胎较适合于普通大小车型轮,它由衬带(1)、内胎(2)、套胎(3)和外胎(4)组成。套胎可采用弹性较好的软质橡胶或塑胶材料,套于外胎(4)内表面与内胎(2)之间的套胎(3)呈凹槽环状,与轮辋连接处(31)敞口。套胎的底部厚度取30~50mm,原外胎底部厚度约20mm;套胎侧壁厚度取15~30mm,原外胎侧壁厚度约10~15mm。这样,外胎可用至磨到看见尼龙层,实用上在选在尼龙轮胎时,可降低对尼龙层次的要求,以降低成本。套胎的外表面(与外胎内表面接触的一面)可带凸起状物,以增加其弹性。
实施例2;如图2所示的另一种带套胎的车用轮胎较适合于高级轿车轮,套胎截面积约去整胎截面积的70%~80%,最好用高级优质软橡胶材料制成,因内胎空间小,车轮胎大部分受很厚的套胎所保护,而套胎较薄处,受轮辋保护,不易受到弹击,只需保持车胎内胎应有的气压增强车胎与轮辋的紧固性,尤其适合于越野作业,具有较好的防弹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树木,未经王树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12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