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瓶子无效
申请号: | 96211052.3 | 申请日: | 1996-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281327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5-13 |
发明(设计)人: | 薛广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广顺 |
主分类号: | B65D83/00 | 分类号: | B65D8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21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瓶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盛放固态散体物的瓶子,特别是盛放固态散体食品及速溶饮料的瓶子。
通常所使用的盛放固态散体食品、饮料瓶如速溶咖啡等,在开启瓶盖后时间长了瓶中食品容易受潮、结块固化,影响食品保鲜质量,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每次开盖取食品使用器皿以及食品与外界空气接触吸收水分有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瓶子,可简化瓶中取物的操作和提高瓶中食品的密封保鲜质量。
具体的实施方案是利用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可塑性材料制造:瓶体、底盖、小瓶塞、大瓶塞。伸入瓶体中的底盖导管上端口装有小瓶塞,下端口装有大瓶塞、底盖与瓶体组装固定,底盖上端口处小瓶塞与瓶体顶部保持适当距离,瓶体与底盖的联接方式可利用螺纹联接方式紧固,亦可采用扣接方式紧固。使用时将适量的颗粒散体食品倒进瓶体中,再将导管两端口已装上大、小瓶塞的底盖插入瓶体中与瓶体固定联接,即完成食品密封保存,当需要从瓶中取食品时,首先拔下大瓶塞,再利用细长工具(如筷子)伸入导管中捅掉小瓶塞(使之落在瓶内下次使用)即可往外取食物,其操作方法是上、下拌动一下瓶子,使瓶子食品向上运动冲击瓶体顶部的瞬间,会有部分食品落入导管顺势而下落到外边,由于底盖导管上端口与瓶体顶部保持适当的固定间隙,所以每次抖动出来的食品数量基本相同,几乎不受抖动力量大小的影响,直至瓶中食品明显减少时才会有变化,另外,可以采用翻转瓶体90°-120°的办法来取食品,其取出量与抖动方式基本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使用方便,节省时间,取出数量准确,另外,因操作时间短暂,可减少外界水分进入瓶中和减少因使用器皿进入瓶中的水分,延长瓶中食品的保鲜期。
附图介绍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
图1:一种瓶子的结构示意图:
(1)小瓶塞(2)瓶体(3)大瓶塞(4)底盖
图2:一种瓶子结构示意图
(5)瓶底(6)瓶盖(7)瓶塞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在大瓶塞(3)的外圆留有凹形槽,用于放置橡胶密封圈,可提高密封性能,C图1中剖面实线示意)根据不同食品使用情况,可设计适用于小包装的瓶子,如图2所示采用分体制造,扣合组装,为提高瓶子密封性能,扣合组装间隙宜采用过盈间隙配合,利用扣合方式制造瓶子还有利于降低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广顺,未经薛广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10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