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往复拉拔式液压拔柱器无效
| 申请号: | 96210334.9 | 申请日: | 1996-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265434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0-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希九;蔡公石;张强;王兰义;杨用民;黄炳辉;李定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矿务局 |
| 主分类号: | E21D15/51 | 分类号: | E21D15/5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5006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往复 拉拔 液压 拔柱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矿山支护支柱的回收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采煤工作面液压支柱回收复用的拔柱器具。
采煤工作面现在使用的拔柱器具,多为手动机械式,存在着拉拔力小,拔柱速度慢、工人劳动强度大、安全系数低等缺陷。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液压式拔柱器,其结构如图3所示,由夹子22、油缸23、锚链24、吊钩25、高压胶管26和注液枪27及两用阀28组成,使用时,将注液枪27通过两用阀28向高压胶管26注液,利用液压推动油缸23内的活塞杆29回缩,从面带动其下部连接的锚链24和吊钩25拉拔支柱。这种液压式拔柱器仍存在如下缺陷:1、只能完成单程拔柱,在支柱钻底较深,活塞杆全部缩回仍不能拔出支柱时,二次拔柱需重新紧链,并在空载情况下泄液以使活塞杆伸出,造成费时、费力和空载消耗液压;二是不能远程操作,操作人员的安全系数不高。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液压拔柱器的缺陷加以改进,提出一种新型液压拔柱器,该液压拔柱器的活塞杆伸出或缩回时均可拉拔支柱,拉拔快速省力,伸缩转换时拔柱链行程无空耗。
本实用新型液压拔柱器包括可悬挂在采煤工作面绞接顶梁下的吊卡、连接在吊卡下的油缸和油缸下部连接的拔柱链和吊钩,其特征在于,油缸上置有用于注入高压乳化液的管接座,该管接座有两路注液口,分别连通活塞下部的活塞腔和活塞上部的活塞杆腔,活塞杆的顶端固定有链轮,油缸表面置有卡链器,拔柱链穿过链轮,其尾链由卡链器固定,油缸与卡链器对应的另一侧的表面还设置有可将拔柱链锁紧的活动棘爪。
拉拔支柱时,先向活塞腔注液使活塞杆伸出,带动链轮上升拉拔支柱,若一次不能全部拔出,可用活动棘爪锁紧链条,再向活塞杆腔注液,液压使缸体相对活塞杆收缩,上升过程中又将支柱拔出一段。本实用新型只要锁紧棘爪、转换注液口即可实现往复拉拔支柱,一般比较难拔的技柱,伸缩各一次即可拔出,实现了快速省力、无空耗。本实用新型特别适合于在破碎顶板昌落矸石埋柱和松软底板造成支柱钻底较深、回柱困难时使用,对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回柱效率起到积极作用,本实用新型同样也适用于其它矿业开采各种支护材料的回收复用。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液压拔柱器的活塞杆伸出或缩回时,均可拉拔支柱,拉拔快速省力,伸缩转换时拔柱链行程无空耗,实现了设计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液压拔柱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液压系统示意图,图3为现有液压拔柱器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中,吊卡2可通过锁紧把手3吊装在顶棚的铰接顶梁1上,活塞杆14顶端固定有链轮4和管接座5,油缸6的侧上部里有卡链器12,另一侧的下部置有导链座9,导链座9上设置有带有闭锁手把的活动棘爪7,管接座5与卡链器12对应的侧面还置有导链器11,悬挂吊钩10的拔柱链13依次穿过导链座9、链轮4、导链器11,尾链由卡链器12固定。上述结构使本实用新型工作在可靠状态,拔柱链13不会走偏。图2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液压系统图,管接座5上的两路注液口通过敷设在活塞杆14上的两路软管15进入油缸6内,一路连通活塞16上部的活塞杆腔17,另一路穿过活塞16,连通其下部的活塞腔18,管接座5上的两路注液口对外经两路软管19与一个带有注液口20和注液转向开关的操纵阀21连接。这种方式可方便地实现对油缸6供液腔的转换,且延长软管19,还可实现拔柱时远程操纵,以利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矿务局,未经淮北矿务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03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