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药液混合器无效
申请号: | 96210080.3 | 申请日: | 1996-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250765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4-02 |
发明(设计)人: | 林国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国城 |
主分类号: | A61M5/00 | 分类号: | A61M5/00;A61J3/00 |
代理公司: | 浙江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向群,杜敏芳 |
地址: | 310009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药液 混合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合药液特别适于混合注射或输入所用的药液的设备属医院设备。
目前,医务人员在混合注射或输入所用药液,主要以手工操作完成,手续烦复,劳动强度大。常用注射器产生负压,将药液从瓶中抽吸入针筒,再将其药液通过事先插在药瓶盖上注射针头注入药瓶以达到混合目的。当药的品种数量较多时,需反复操作多次,手续十分烦杂,工作效率低,中间环节多,易污染药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只须一次安装好即可方便地混合注射或输液所用的药液的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用吸液泵,插瓶针替代注射器插在药瓶盖上的针头。具体地说,由壳体、吸液泵、插瓶针组成,其中吸液泵则泵体、电磁铁和连杆组成,泵体内设有皮碗空腔和互不相通的两个空腔,皮腔空腔经各自的单向阀分别与上述中两空腔之一的设有出气孔的空腔和另一设有进气孔的空腔相通,进气孔与插瓶针尾一端相连,滑配在壳体上的连杆与皮碗空腔的皮碗相连,连杆所带的磁铁块靠近电磁铁,插瓶针为r型尖端是有较大斜度的斜面,尾端各自延伸成导管,内设有两条互不相通的通道。
本实用新型在混药过程中使用,药液自动地通过插瓶针从所需混入药瓶里的安瓿瓶流入药瓶,减少中间环节,减少污染,医务人员只须安装好,即可混药,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及使用示意图
参照图1 药液混合器由壳体1吸液泵10及插瓶针6组成。吸液泵10由泵体2、电磁铁4和连杆3组成,固定在壳体1上的泵体2内设有皮碗空腔14和互不相通的两个空腔11、12,皮碗空腔14经单向阀15与设有出气孔的空腔11相通,皮碗空腔14经单向阀13与设有进气孔的空腔12相通,进气孔与插瓶针6尾端延伸成导管的一端相连。滑配在壳体1上的连杆3与皮碗空腔14的皮碗相连,连杆3所带的磁铁块靠近电磁铁4,插瓶针6为r型尖端是有较大斜度的斜面,尾端各自延伸成导管,其中一导管插入盛需转移的药液的药瓶或安瓿瓶7中,药瓶9为注射用药液。
将吸液泵10插瓶针6安图1所示安装好,插上电源插头,交变电流使电磁4产生交变磁场,通过对连杆3上的磁铁块的吸引,排斥的交替变化,连杆3发生振动带动皮一碗作左右往复运动,使空腔的有效容积及内部压力发生变化,使气体从药瓶6吸入泵体2中,由于单向阀作用进入皮碗空腔内的空气,最后出气孔出去,因此泵体2内,药瓶9内始终处于负压,需转移的药液从药瓶7通过插瓶针6进入药瓶9里,因插瓶针6斜面较大即通过末端高低相差悬殊,药液不会进入r型插瓶针的另一端导管,从而达到混合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国城,未经林国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00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脚踏车的车架结构
- 下一篇:建筑施工异型扣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