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脱硫除尘器无效
| 申请号: | 96209100.6 | 申请日: | 1996-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255307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6-04 |
| 发明(设计)人: | 张佃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佃明 |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 |
| 代理公司: | 河北省科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丁琛 |
| 地址: | 074103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硫 除尘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硫除尘器,确切地说,是对湿式除尘器底部的洗涤排污槽及除尘器内脱水器部分的改进,特别是洗涤排污槽内设有过滤器及导流罩形式脱水器的除尘器。
目前使用的脱硫除尘器一般包括湿式除尘器、除尘器内设置的脱水器及除尘器底部的洗涤排污槽三部分,烟气穿过喷药管进入冲击管,逆流返回百叶窗脱水器,造成耗水量大,净化气体带水进入引风机,影响正常运转,特别是洗涤排污槽内采用刮板排污,使灰处于飘浮状态,不能有效清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变现有技术中的脱硫除尘方式,特别是对刮板排污及脱水器部分加以改进,以达到结构设计合理、节能降耗、脱硫除尘效果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在洗涤排污槽4内设有过滤器,并配设有回水总成,使水二次利用。具体地说,所述的过滤器包括支撑架17、格栅7、过滤层6,支撑架17固定于洗涤排污槽4内,格栅7环绕除尘器外壳体21排布,并固定于支撑架17上,由滤料形成的过滤层6置于格栅7上,洗涤排污槽4通过管路连接回水总成,回水总成通过管路将回水打入除尘器顶部的喷药管1,这样,含尘灰水在洗涤排污槽4内自然沉降后,一部分灰水经格栅7沉降到底部,剩余的细小漂珠由过滤层6过滤,过滤后的清水进入回水总成继续使用。
所述的格栅7由斜向间隔排布的瓦楞板28或蜂窝斜板29组成。
过滤层6内设有清洗管5,清洗管5接外部水源,用于对过滤层6清洗。
为完善设计,洗涤排污槽4上延伸出溢流槽18,溢流槽18设有回水管12接回水总成。
所述的回水总成包括水泵14、循环水池13、补水阀11、22及相应管路。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设计在于采用导流罩脱水器,所述的脱水器包括设置于除尘器冲击管2下面的圆形导流罩3、支撑架20、出烟管19,支撑架20固定于除尘器内壁,导流罩3固定于支撑架20上,出烟管19一端接于导流罩3的中孔25,另一端接引风机。在导流罩3的导向、离心作用下,形成旋风脱水,含尘灰水甩到洗涤排污槽4内,或经除尘器内壁自然流入洗涤排污槽4内,净化后的气体逆流导入出烟管19,由引风机引出。
所述的导流罩3由斜向间隔压叠的扇形导流片26组成,既可以保证水气分离,又可以使水流入洗涤排污槽4。
除尘器底部设计为收缩筒24,其目的在于使颗粒充分混凝及减小外形尺寸。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过滤器及脱水器二次脱硫除尘效果好,并能使水充分利用,节能降耗。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瓦楞板组成的格栅7的俯视图。
图3是蜂窝斜板组成的格栅7的俯视图。
图4是导流罩3的俯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本实用新型由引风机、湿式除尘器、除尘器内设置的脱水器及除尘器底部的洗涤排污槽4、过滤器、回水总成、支架16等组成,除尘器内密布冲击管2,顶端为入烟口23,入烟口23与冲击管2之间设有环形喷药管1。冲击管2下面设有脱水器,它由圆形导流罩3、支撑架20、出烟管19组成,支撑架20焊接于除尘器内壁上,并固定连接出烟管19,导流罩3由若干斜向间隔压叠的扇形导流片26固定连接组成,其旋向角一般设计为30-45°,导流罩3焊接于支撑架20上。出烟管19设计为弯头管,其一端伸于导流罩3的中孔25内,另一端接引风机。
除尘器底部设计为收缩筒24,伸于洗涤排污槽4内。洗涤排污槽4内设有过滤器,它由支撑架17、格栅7、过滤层6、清洗管5组成,支撑架17焊接于洗涤排污槽4的内壁,格栅7固定于支撑架17上,并环绕除尘器外壳体21排布,确切地说,是环绕收缩筒24排布,格栅7的结构是由若干斜向间隔排布的瓦楞板28或蜂窝斜板29组成。过滤层6置于格栅7上,它由普通泡沫材料的滤料形成,其内埋设有清洗管5,清洗管5接外部水源,管上设有清洗阀10。洗涤排污槽4上还延伸出溢流槽18,溢流槽18设有回水管12。
所述的回水总成由水泵14、循环水池13、补水阀11、自动补水阀22、管路9、27组成,管路9与回水管12相接,管路27与清洗管5相接,过滤后的清水进入溢流槽18中,经回水管12、管路9流入循环水池13中,由水泵14经药液管15将回水打入喷药管1中,还可以通过清洗管5、管路27、补水阀11、自动补水阀22对循环水池13内补水。
按常规设计,洗涤排污槽4底都应设排污阀8,如过滤中的清水出现混浊时,应打开排污阀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佃明,未经张佃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091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对称弧段状螺纹的灯泡螺接座
- 下一篇:一种乒乓球拍底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