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脚蹬上的止滑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6209014.X | 申请日: | 1996-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264135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0-08 |
| 发明(设计)人: | 林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文华 |
| 主分类号: | B62M3/08 | 分类号: | B62M3/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27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脚蹬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自行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自行车脚蹬上的止滑装置。
目前自行车在参加比赛时,参赛者能有效控制脚蹬是取胜的关键之一,但其脚蹬结构要由鞋子、止滑片及脚蹬主体构成,其中止滑片直接通过螺丝设于鞋子底部,使止滑片前、后沿凸出部位扣合在脚蹬主体的前、后端,利用圆形推动块的盘面高低不等突出,推动迫紧块压紧住止滑片,推动块卡合于主轴,再由主轴外的旋钮控制其松紧,其结构为多级段控制,不具有微调效果,且容易跳脱,无法完全使足部感到舒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可对自行车脚蹬上的止滑装置进行微调控制,使足部更感舒适与方便。
该自行车脚蹬上的止滑装置由止滑片、迫紧块、弹簧、传动栓及旋钮构成,迫紧块嵌合于脚蹬主体的槽穴内,迫紧块外侧设有内螺孔与传动栓的螺纹处相螺接,并在传动栓的螺纹处套有弹簧,传动栓另一端套有旋钮。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特点在于使自行车骑者鞋下的止滑装置得到微调松紧的控制,而使足部更感舒适方便,特别是在参赛中更有效地发挥自行车优势;且其结构简单、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各组件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迫紧块与脚踏主体的槽穴嵌合状态截取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放松时剖视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由止滑片(2)、迫紧块(51)、弹簧(52)、传动栓(53)及旋钮(54)所组成。
迫紧块(51)顶端前缘形成近八字状,以推抵于止滑片(2)的一端,迫紧块(51)两侧留有槽沟(511),可嵌合在脚蹬主体(3)的槽穴(33)内,使迫紧块(51)滑动于槽穴(33)内,迫紧块(51)侧面设有内螺孔(512),供传动栓(53)的螺纹(531)处相螺合。
弹簧(52)形成螺旋状的拉伸弹簧,且套设于传动栓(53)的螺纹(531)端,以推抵传动栓(53)及迫紧块(51)。
传动栓(53)中央具有环凸盘(532),一端轴向设有外螺纹(531),与迫紧块(51)上内螺孔(512)相接;另一端轴向设有凸块(534)与外盖(32)的旋钮(54)相配合,且轴端面为六角凹孔(533),如无旋钮(54)也可用六角扳手扳动,传动栓(53)的螺纹处(531)轴向套设弹簧(52),以消除迫紧块(51)与止滑片(2)、传动栓(53)与外盖(32)间微小间隙及充当缓冲。
旋钮(54)外表面设有一字状,内设T字形圆槽,如图2所示,与传动栓(53)的凸块(534)紧密配合,以带动传动栓(53)作旋转,使迫紧块(51)推抵止滑片(2)作松紧调整,而旋钮(54)贴于外盖(32)的凹缘口(321)处。传动栓(53)与迫紧块(51)间以螺纹相螺合,可作较细的距离微调,完全配合足部的舒适感需求,且外盖(32)的凹缘口(321)也开有凸出缺口的圆孔,以容传动栓(53)的穿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文华,未经林文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090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锥破碎机减震基座
- 下一篇:重渣油、柴油、点火、稳燃、助燃油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