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截管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6208084.5 | 申请日: | 1996-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294126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0-14 |
| 发明(设计)人: | 林义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义雄 |
| 主分类号: | B23B5/14 | 分类号: | B23B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颖渱 |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板桥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截管装置,尤指一种由割刀在管体周围上逐渐深入割裁,具有磨切特性的截管装置。
现有的截管装置主要由齿轮的作用,以手动截管,因此操作人员需有极大的力气与耐力才行,但有施力不当、或固定不佳的情况下截管,常发生截面不平、带有毛边及屑,使产品不符合规格及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截管装置,它不仅可免除人力操作不当的缺点,还可提高截管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裁截的管截面光滑,而无纹路与毛边,节省了后续的毛边、磨毛处理工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量。
下面通过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图。
图2是图1的裁刀传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裁刀磨切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管体束夹示意图。
图5是图1的侧视图。
图6是裁座与固定座示意图。
图7 A、B、C是割刀组示意图。
图中:1马达,2、43转座,3齿轮,4定位齿轮,5调整螺杆,7固定螺杆,8钢管,11转轴,41前轴承,42后轴承,51夹压块,52导杆,53调整件,61螺杆,62契块,63固定座,64割刀,65十字拨杆。
参见图1、2、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是设有一前、后轴承41、42,用以供转座43转动,在前轴41外表设一大通孔的定位轮齿4,在定位齿轮4的通孔内面壁上设有三组夹压块51,夹压块51受定位齿轮4中螺设的调整螺杆5的长度伸长而向中心靠近,调整调整螺杆5由一调整体53完成(图4),这样,可轻易将一钢管8夹压固定在定位齿轮4的通孔内,后轴承同样。在转座43上有一裁座6,外侧有一固定座63,以供割刀64固定。在转座2上、即裁座6的相对处设一马达1,其转轮11传动一与定位齿轮4齿合的较小外径齿轮3,而固定座63设有契块62,供契槽滑动;固定座63受一螺杆61的带动,螺杆61的端末在截座6的内侧与一十字拨杆65连接。在定位齿轮4的圆周齿面设有一螺杆7,其作用是:当马达1往一向转动时可使其所传动的较小齿轮3依较大的定位齿轮4在其齿面上运行,使转座2和裁座6能同步在定位齿轮4的圆周上运转,借助固定螺杆7对十字拨杆65每运行一圈拨动一次的特性,使螺杆61逐渐转动,进而缓缓带动割刀64对定位齿轮4通孔所夹压的钢管8逼近,这样,割刀每转一圈逼近1mm,逐渐使割刀64对钢管8切割(图3)。割刀64在切割时同时磨切钢管,从而消除了毛边与不平面;当马达1反向运行时割刀64退回原处。
如图6所示;固定座63内设有三组置刀槽67,可装三组割刀64A、64B、64C(图7),割刀64A、64B设在前后置刀槽67中,可对钢管8进行结切与导角,而割刀64C可切割钢管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义雄,未经林义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080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