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照相机的链轮机构无效
申请号: | 96207664.3 | 申请日: | 1996-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289261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8-26 |
发明(设计)人: | 黄有福;林忠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普精密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17/28 | 分类号: | G03B17/28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沈兆南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相机 链轮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系与一种照相机有关,更详而言之,特别是指一种适用于新式软片系统,其利用链轮转动的同时获得一电气检知讯号,藉以达到有效判定软片上卷定位状态及作软片张数显示的照相机链轮机构。
按,本实用新型系因应新式软片系统为辅助软片上卷的链轮机构所作的改良设计,以目前一般适用于新式软片系统的链轮机构,其乃藉由在链轮的本体环周设以二相距一预定距离的爪部,且于其顶面的第一齿轮环周适当处开设一缺槽,其一传动轮在其顶部形成有第二齿轮,该第二齿轮底侧系延伸一可套置于第一齿轮中央环孔处且呈自由状态的轴杆,此轴杆上另套设一阻挚元件,该阻挚元件于其末端复拉出一垂直段,该垂直段则卡设于第一齿轮的缺槽位置,俾使得链轮的爪部与软片的定位孔在相套合的传动情形下,其链轮、传动轮及阻挚元件三者系呈一起传动状态,而链轮转动一定角度后,爪部碰到软片时,则藉由阻挚元件来吸收等待软片时其传动轮的转速,俾使其达到软片一张定位的功能,此等创作确实为目前极力推广的新式软片系统带来不错的结构设计,惟,业者在面对激烈的竞争下,无一不再努力研究,企盼能再进一步提高链轮机构的特性,藉由诸些辅助性设计,使其产生更具积极性能的结构。
是故,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面对新式软片系统构造上的不同,再度针对链轮机构重新予以研究改良,期能一举提升该设计的领域,充分发挥此类结构的实用价值,即,本实用新型利用链轮转动的同时获得一电气检知讯号,藉由检知该电气讯号达到控制传动马达停止,并判定软片上卷一张及精确地定位,同时令计数器作软片张数显示的功效,此即为本实用新型最主要的设计目的。
次,本实用新型另一创作目的,乃藉由一微处理器控制软片上卷初期,得先上卷至第二张,再回收至前置量(第0张)处,然后再上卷到第一张,以避免软片初期上卷不良,影响第一张软片可能产生间隔不良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照相机链轮机构,包括一组设于照相机壳体的定位板,该定位板上设有一可供套设链轮的通孔,该链轮其中央环孔设有一传动轮,该传动轮顶部设有一与马达传动齿轮系相啮接的齿轮,底侧延伸一径度略小于前述中央环孔的轴杆,另于该轴杆上套设一弹片,该弹片底侧缘乃设有一可嵌固于链轮上嵌槽的凸板,其特点是,该连轮在其本体环周相对应处乃分别设有二相距一适当距离的爪部,且于其顶面的环身预定处设二缺槽,一电气开关组设于定位板旁侧预定处,其系由上、下簧片对应组构而成,该上簧片其前端点接部乃凸伸于通孔上周侧,而该下簧片片身系略小于上簧片,且位处于通孔缘边而与上簧片呈上下对应关系,其在一般待机状态,上簧片的点接部系被链轮环身往上顶推,使其电气开关呈OFF关状态,上簧片的点接部处于缺槽位置时,电气开关呈ON开状态,藉由检知该电气开关的ON开、OFF关状态达到控制传动马达停止,并判定软片上卷一张及精确定位,同时令计数器作软片张数显示。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系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2系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图3系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组合侧视图。
图4系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运动状态一的侧视图。
图5系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运动状态一的俯视图。
图6系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运动状态二的侧视图。
图7系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运动状态二的俯视图。
图8系软片上卷初期链轮处于正常位置的示意图。
图9系软片上卷初期链轮未处于正常位置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该实施例照相机的链轮机构改良,请配合参阅图1、2所示,其主要系包括:一定位板10、一链轮30、一弹片50及一传动轮40等构件,其中:
该定位板10,系组设于照相机的壳体上,其板面开设有一通孔11,及于通孔11旁侧组装一电气开关20,该电气开关20系由上、下簧片21、22对应组构而成,该上簧片21系锁置于定位板10之柱体12上,其前端点接部211乃凸伸于通孔11上周侧,而该下簧片22片身系略小于上簧片21,且固置于通孔11缘边而与上簧片21呈上下对应关系。
该链轮30,系从定位板10底侧往上套置于其通孔11位置,在链轮30的本体31环周相对应处乃分别设有二相距一适当距离的爪部32、32′,且于其顶面的环身33预定处设二缺槽34,另于链轮30中央环孔35的内陷环周处设有一嵌槽3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普精密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普精密光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076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