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桩靴振动静压沉管扩底灌注桩成桩设备无效
申请号: | 96206198.0 | 申请日: | 1996-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294997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0-21 |
发明(设计)人: | 蔡嘉明;刘富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嘉明 |
主分类号: | E02D7/18 | 分类号: | E02D7/18 |
代理公司: | 云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左 |
地址: | 650034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桩靴 振动 静压 沉管扩底 灌注 桩成桩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桩工设备。
传统振动静压灌注桩根据各种不同工程的技术要求和施工要求,均需配置必不可少的桩尖(砼或钢),工程实际施工中,因桩尖常引起桩尖卡管、桩端进水进泥以及桩尖的制作、运输和吊装等工程难题,增加了工程造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桩靴振动静压沉管灌注桩成桩设备,取消了传统振动静压灌注桩必不可少的桩尖,使桩端扩底的砼量化指标得以数量化、明确化,从而大幅度降低了工程造价,提高单桩承载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由以下措施达到:桩机设备上有振动箱和沉管,其特征在于:沉管内有一下端带挤压头的内管,该内管上端通过定向钢绳与桩机相联。内管上开有锁定孔,内管下端的挤压头与内管间可焊接,或是螺栓相联。接在内管下端的挤压头形状可是平底、尖头或圆头三种形状。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图2为三种挤压头的示意图。
如图所示,桩工机械采用现有设备:振动中空打桩机,激振功率(260KN~600KN)或静压桩机(静压功率500KN~1800KN),配用振动箱(1)和有一定直径的沉管(2),沉管内配置有下端带挤压头(3)的内管(4),该内管上端通过定向钢绳(8)与桩机相联。内管壁上间隔均匀地开有锁定孔(6),锁定轴(7)穿过孔将内管定位,根据深度要求,可通过内管接口(5)将内管接长。
内管配置专门设计的三种形状内挤压头:(1)平底内挤压头,用于正常情况下的沉桩、桩底扩底;(2)尖头内挤压头,主要用于穿越较厚较坚硬之土层;(3)圆头内挤压头,主要用于端承扩底及分段多次扩位。如图2所示。内管下端的挤压头与内管间可焊接,或是采用可拆卸式联接,如螺纹相联。
成桩施工工艺为:按土层情况及相应的施工要求配置相应长度的内管及需要的挤压头。在内管的轴向有均匀分布的锁定孔。将按要求组装好的内管放入沉管中,以平底挤压头为例,当放至距沉管端口50~100毫米时沉桩封底,并按施工要求用锁定轴锁定;桩位复核并开挖,向桩位孔内填干硬性砼,沉管对位后开始振动沉管至设计标高;沉管到位,取出内管,灌注砼,振动提沉管至封底高度,再放入内管锁定,进行挤压头扩底(扩径)1~2次,至要求高度;取出内管,放入钢筋笼,灌注砼振动拨管直至成桩。
采用本设备可进行半复打工艺从而形成下大上小的半复打桩,能有效地提高单桩承载力。对于地层有可资利用的较好分层土层时,可以在较好层面上实施分段复打,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有利硬层,充分发挥承载力。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无桩尖振动内挤压灌注桩,由于取消了传统灌注柱必不可少的砼或钢制桩尖,从而彻底解决了由于桩尖所引起的一系列工程难题;极大地改变了振动(静压)灌注桩的工程性能,使原来不可能实现的分段式分区扩径成为现实同时,使桩端扩底时的砼注入量化指标得以数量化、明确化,使扩底桩技术有了质的飞跃,为设计施工提供了准确、可行的依据和手段;由于取消了桩尖,使得成桩过程中对土体的侧壁挤压减小,有利于沉淀及加速桩土体的应力恢复,同时,有利于穿越较厚的坚硬土层,而无需按常规使用钢桩尖或引桩器,从而大幅度降底了工程造价,施工工效进一步提高。所用配套设备成熟、工艺简单、可靠、安全、高效,与同类有桩尖动灌注桩相比较,可降低造低3~5%提高单桩承载力10~20%,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嘉明,未经蔡嘉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061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