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卫生节水龙头无效
申请号: | 96205915.3 | 申请日: | 1995-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254495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5-21 |
发明(设计)人: | 朱燕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燕涛 |
主分类号: | F16K1/00 | 分类号: | F16K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3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卫生 节水 龙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龙头,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盥洗的卫生节水龙头。
传统的水龙头,开关触手部件(以下称手制)一般都设于水龙头阀体上部,且其多为螺栓升降式,即依靠旋转螺栓升降阀塞以开闭水流和调节流量。它们有如下缺陷:一是作为盥洗用龙头,存在手制对使用人的返污和交叉感染问题,不符卫生原则。二是传统龙头多是通过使用橡皮等材料作垫衬实现密闭功能的,这些材料容易被磨损,每隔一定时间就要更换,有的甚至须将整个龙头换掉,不符合经济原则。三是传统水龙头跑、冒、溢、漏等客观浪费严重,不符合节水原则。浪费现象除了上述之外,传统水龙头作为盥洗用,在结构上的不合理性也是主要的原因:(1)当前最普遍使用的水龙头,往往需要拧二次甚至多次方能便阀塞升到一定的高度才能获得所期望的流量,多次拧转手制必然地延长了流水时间,在这些时间里所流出之水,实际上也被白白流掉了;(2)手制设于水龙头上方,其与出口之间形成一个间距,即盥洗之时,手从拧完手制后移至水龙头出水口下受水,亦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也造成了水的不必要流失。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盥洗使用卫生、节水和有更长使用寿命的卫生节水水龙头。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
一种卫生节水龙头由手制、阀体、阀塞组成,阀体上有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阀塞位于阀体之内的水道上与手制固定相连,阀体内腔成卜字形,右向腔道为入水口,纵向腔上部是一个曲面凹顶,下端口还安装有一个阀座,阀座是个中通内螺栓,阀座顶部为锥面开口,下端口为出水口;阀塞成陀螺体,上部为凸曲面,其与阀体内腔顶部凹曲面能够吻合,下部为一个倒锥体,其与阀座上顶部的锥面开口相吻合;手制成杆状与阀塞下部的倒锥体相连为一体,沿出水口往下伸出。。
上述的一种卫生节水龙头,阀座的内腔成凸字型,下端为辐筛状出水口,中心有一个圆孔,杆状手制穿过中心圆孔。
上述的一种卫生节水龙头,阀体顶腔有一个用螺盖密封的开口,顶腔内安装有与伐塞相连的伸缩机构,伸缩机构由阀体内部顶腔管壁,顶腔管壁上的诱凸、导轨、弹簧、柱塞和顶杆组成;柱塞的柱面上设有纵向槽,纵向槽与导轨的大小形状和数量相匹配,槽与槽之间的柱面上下缘呈特定齿状斜沿,柱塞上端接着弹簧、下端通过顶杆与阀塞相连。
上述的一种卫生节水龙头,还设有一个免湿手制,免湿手制成杯状套筒型,底部成辐筛状,杆状手制穿过免湿制底部的中心并相连在一起,免湿手制的杯状套筒口套在阀体出水口外部。
采用上述结构的卫生节水龙头,由于手制设在出水口的下方,因此水一流出即可洗手,一脱手即可关闭,使用卫生,不浪费水,且不需要软性垫片,密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具体描述:
图1 实施例1卫生节水龙头结构示意图
图2 阀座A的剖视图
图3、图4实施例3伸缩控制机构的伸缩状态示意图
图5、图6实施例3卫生节水龙头的开、关状态示意图
图7 实施例4卫生节水龙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8 阀座B的剖视图
图9 实施例2卫节节水龙头的结构示意图
1螺盖, 2弹簧, 3免湿手制, 4溢水泄压孔, 5阀体
6柱塞, 7阀座A, 8凸字型腔, 9杆状顶杆, 10阀塞
11诱凸, 12导轨, 13齿状斜沿, 14槽道, 15顶杆 16阀座B
实施例1:
参见图1-2,在阀体5内安装阀座A,阀塞10及杆状手制9即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卫生节水龙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燕涛,未经朱燕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059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吉他用多功能夹
- 下一篇:一种翅片管机组的镶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