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直接还原法生产海绵铁的罐式炉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6205053.9 | 申请日: | 1996-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254085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5-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守明;张企明;郭正辰;张富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冶金工业部北京冶金设备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21B13/04 | 分类号: | C21B13/04 |
代理公司: | 冶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任洁,周淑昌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接 还原法 生产 海绵 罐式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铁冶金设备,特别是一种用直接还原法生产海绵铁的罐式炉装置。
现有的海绵铁生产装置主要有迥转窑和隧道窑两种,迥转窑机械化程度高建设周期短,但设备庞大,造价及维护费用高昂,对原料也要求苛刻,容易发生结圈事故,且氧化还原气氛同时存在,生产海绵铁易被重新氧化而影响产品金属化率。隧道窑可以就地砌筑,投资比迥转窑节省,操作也比较简单方便,但由于隧道窑需要大量耐火材料的反应罐,这些反应罐需反复加热和冷却,既大量浪费了能源,也延长了反应时间,降低了反应罐寿命,增加了消耗,并需专门设置装罐出罐的场地,导致占地面积大,生产成本高,热效率低等问题,制约了海绵铁的发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资少、生产成本低、热效率高、运行可靠、能用直接还原法生产海绵铁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炉底基础上砌筑炉体、燃烧室、火道、空气道、烟道、反应罐、炉架及检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火道是分组、分层、水平交错排列的并且环绕在反应罐的周围;反应罐可以是结构相同的若干组,一般是1-8组,每组2-6个;火道、燃烧室与反应罐的组数相对应、空气道也是分组、分层、水平交错排列的,它设在火道下部与火道连通。在反应罐上部设置2-4个气体引出口,该气体引出口与火道连通,在该连通的通道上设有阀门,当该阀门启开时,反应罐中还原反应产生的CO和煤基还原剂受热后产生的挥发份,将被负压吸入火道继续燃烧。反应罐位于炉体内部的部分是由耐火材料砌筑的,位于炉体外部的部分是:金属结构的水冷套,该水冷套下部安装有排料器。
由于采用了结构紧凑的炉体结构,使得该设备占地面积小,是同等产量隧道窑的1/10以下,由于火道采用多层水平、交错、排列结构,使得火道里的热效率提高燃耗降低,使用本实用新型装置生产海绵铁,可使反应罐始终处于工作温度状态,不必反复加热冷却,所以与隧道窑相比降低燃耗30%左右,成本也相应降低,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几组相对独立的反应罐,每个反应罐可根据还原工况随时单独调整炉料配比、还原冷却时间等参数,可使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一组反应罐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B-B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一组反应罐的B-B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C-C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一组反应罐的D-D剖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图3、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图、B-B剖视图和C-C剖视图,这是一座两组,六罐,用直接还原法生产海绵铁的罐式炉装置,长9.5米,宽5.8米,高9米,该罐式炉基础(16)是用钢筋混凝土浇铸的,在基础(16)上用耐火砖砌筑的炉体(13),两个燃烧室(6),两条烟道(3),两组六个反应罐(2)、两组火道(4)、两组空气道(5)、火道(4)是5层、水平、交错排列的,空气道(3)是3层水平交错排列的,反应罐(2)横截面是长方形的,它的顶部连接进料器(1),每个反应罐(2)上部开有4个煤气引出口(7),它与火道(4)相通,在该通道(9)与火道的连接部位设一启闭阀门(17)在通道(9)上部水平方向设置清扫口(8),炉体(13)外侧的炉架(14)是由14根竖立的槽钢与圆钢拉杆连接而成,反应罐(2)位于炉体(13)内部的部分是由耐火材料砌筑的,位于炉体(13)外部的部分是金属结构的水冷套,该水冷套下部安装有排料器(12),倾斜向下伸出,如图3所示,各层火道及烟道外部设有看火孔(10),测温孔(11),用以检查调节炉况。炉顶,炉腰安装有操作平台(15),以扶梯相连。平台,扶梯都设有栏杆。
用实施例1的罐式炉装置生产海绵铁的原理如下:
将铁精粉与一定量还原剂、脱硫剂,混合或制成球团,由进料器(1)间歇或连续加入反应罐(2),反应罐(2)由环绕它的五层、水平、交错排列的火道(4)加热,热量由燃烧室(6)提供,罐内炉料靠自重缓慢下移,先在予热段升温至800℃左右,然后在800~1050℃内还原一定时间成为海绵铁,继续下移,先后进入空冷段和水冷段、海绵铁温度降至100℃左右,由排料器(12)控制,间歇或连续排出,然后通过磁选装置将海绵铁与残渣分离,还原反应产物CO气体与煤煅烧产生挥发份通过出口(7)通道(9)阀门(17)被负压引至火道(4)内燃烧,既降低了CO分压,促进还原反应,又降低了燃耗,设置的空气道(5)则通过热交换冷却了海绵铁,予热了二次空气,燃烧废气通过烟道(3)排出。
图2、图4、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一组反应罐的主视图、B-B剖视图和D-D剖视图,在这种罐式炉装置中,燃烧室(6)是放在炉体(13)的上部,反应罐(2)、出料口(12)是竖直向下的。燃料适用煤气或天然气,其余结构与本实用新型实施(1)例相同,使用这种结构的6组罐、可以建成一座24罐燃气还原炉。适用于有煤气、天然气资源或准备建设煤气站的大中型企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冶金工业部北京冶金设备研究院,未经冶金工业部北京冶金设备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050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