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压舱隔层充气艇之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96205028.8 | 申请日: | 1996-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270693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2-17 |
| 发明(设计)人: | 张骐纬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骐纬 |
| 主分类号: | B63B7/08 | 分类号: | B63B7/08 |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吉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任玉海 |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隔层 充气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气浮水式气艇,特别一种艇身具有独立的充气层及压舱层的安全气艇新结构。
如公众所知,传统的充气艇结构如图1所示,其系由两层橡胶或PVC等塑布相对封接而成,居中只有单独的气室,而且本身亦无舱间的设置,故在使用时容易因操作者之重量移靠单边而致艇身翻覆,或艇身于水中勾破既迅速泄气瞬间失去浮力,导致沉没引发危险,这些缺点都关系到乘座人员生命安全,实应予有效改善。
为克服上述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区隔压舱及区隔充气的新式充气艇结构,以保障乘员在艇上操作的安全。
为解决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解决方案是:其充气艇系橡胶、聚氯乙稀等塑胶布为材质制成,艇身以四层布叠接压合形成上、中、下三层容间,其上层、中层容间组成艇身的充气层,而下层容间为艇身之压舱层;又其上层、下层容间腹内设有数道封压线而隔成数个气室,每个气室各设有具盖的注入孔突设于外,而中层容间是为一单独环绕的大气室,其上亦有一具盖的注入孔突设在外;藉此以下层容间充填液体压舱以提供艇之稳度,上、中层容间区隔充气,以阻绝艇身局部表面破洞而使整体瞬间泄气。
以下就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为传统式充气艇之剖示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充气艇之剖示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之外观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泄气之示意图。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充气艇(1)是以橡胶、聚氯乙稀等塑胶布为材质所制成,其艇身部份是以四层布叠接热封压合而成,该四层布封压时在艇身内造成上、中、下三层容间(11)、(12)、(13),又其上层、下层容间(11)、(13)的腹内设有数道封压线(111)、(131),致其内区隔成数个气室(112)、(132),又每个气室(112)、(132)上各设有一具盖的注入孔(113)、(133)突设在外,而中层容间(12)是由上、下层容间(11)、(13)叠合封压时所形成,其系一单独环绕的大气室,中间不设任何区隔,只在其适当位置上设一具盖之注入孔(123)突伸在外;藉此组合而成为具有压舱功能及隔层充气防漏的新式充气艇结构,当使用时,可将下层容间(13)的各注入孔(133)盖打开,将其数个区隔成的气室(132)注水充满,之后将艇翻面先对中层容间(12)充气注入约略60-70%后,再一一对上层容间(11)之各个独立气室(112)平均充气直至艇身饱满,如是应用下层容间(13)充填配重液体则为艇身压舱层可增加艇的稳度如图3所示,其下层容间(13)因各气室(132)平均充水的缘故,所以充气艇即使上面单方受力亦不会有翻覆之虑。而如图4所示,上、中层容间(11)、(12)区隔充气则做为艇身的充气层,由这种区隔的设置使得艇身表面上层容间(11)破洞泄气时,中层容间(12)会迅速压向破漏处补上,以下层容间(11)的下皮直贴上皮,并藉吹气时内部所生的水蒸气使两皮密贴,致阻绝气体跑出以防止泄气瞬间沉船的危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骐纬,未经张骐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050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卡拉OK喇叭音箱
- 下一篇:针灸针双向小槽定位包装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