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键盘的橡胶弹体无效
申请号: | 96204796.1 | 申请日: | 1996-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254567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5-21 |
发明(设计)人: | 蔡锦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晓舒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键盘 橡胶 弹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键盘的橡胶弹体,尤指一种利用粗化表面可完全避免吸盘作用的产生,且不会吸附粘固于模具,脱模时勿需使用离型剂,并不会造成橡胶弹体在离型脱模时破裂、损毁之虞,以便利于生产制造的橡胶弹体。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自动化设备逐渐的走入每一个公司与家庭,使得人们与键盘输入装置接触的机会日益增多,由于键盘已成为日常生活中接触频繁的物品,因此人们对于其要求也愈来愈高,无论其外观美感、按压时的触感、动作声音等,皆要求其近乎完美。
请参阅图1所示习知键盘结构的立体分解图。一般使用的习知键盘结构主要由上盖1a、按键2a、中板3a、橡胶弹体4a、薄膜电路5a及底座6a等依序安装锁固组成,其中的橡胶弹体4a设置于按键2a及薄膜电路5a之间,该橡胶弹体4a以具有弹性的橡胶材质制成,其上设有数个对应于按键2a的导电触动压帽40a,各导电触动压帽40a顶部与按键2a底部的键柱20a的下端面贴合,导电触动压帽40a内部各具有一导电触动体(图中未示出),当按键2a被压下时,按键2a底部的键柱20a即压下导电触动压帽40a,使导电触动压帽40a内部的导电触动体向下移动而与薄膜电路5a接触使薄膜电路导通,放松按键2a,则利用导电触动压帽40a的弹性,将按键2a回复原来的位置。
然而,上述习知键盘的橡胶弹体,由于橡胶弹体及薄膜电路的接触面皆为一光滑的平面,橡胶弹体的导电触动压帽在被压下时与薄膜电路间容易有吸盘作用的现象,使导电触动压帽吸附于薄膜电路上,导致放松按键时导电触动压帽及按键无法立即回复原状,造成薄膜电路电气不良和使用上极大的不便。
再者,上述习知键盘的橡胶弹体,由于其表面为光滑的平面,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橡胶弹体容易因真空作用而吸附粘固于模具上,尤其凸设有导电触动压帽的外表面更是严重,因此必需于模具及橡胶弹体间使用离型剂,造成生产作业环境空气污染,作业人员因吸进离型剂而影响身体健康,且在脱模过程中必需进行吹气的操作,以利于橡胶弹体能顺利的脱模,但在脱模过程中,由于橡胶弹体吸附于模具的力量很大,因此脱模仍非常困难,且稍一不慎即会造成橡胶弹体的破裂、损毁。
所以,由上可知,上述习知键盘的橡胶弹体,在生产制造及实际使用上,显然具有不便与缺失存在,而有待加以改善。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键盘的橡胶弹体,其可避免吸盘作用的产生,并在不使用离型剂的条件下较容易的完成脱模。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键盘的橡胶弹体,其主要于橡胶弹体上设有数个导电触动压帽,该导电触动压帽为一底面呈开口状的中空体,其内部中央向下延伸形成一导电触动凸柱,该导电触动凸柱的底面连接有一导电棉,其中:该橡胶弹体的内外表面上设置数个小型凸粒,即该橡胶弹体的内外表面形成一粗化表面。
其中,该橡胶弹体的底面可设有通气槽。
其中,该橡胶弹体表面上的小型凸粒可单独设于橡胶弹体的外表面或内表面。
本实用新型为达成上述目的与构造所采用的设计方式及其功能,以附图就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详加说明。
图1为习知键盘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橡胶弹体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橡胶弹体的一导电触动压帽的平面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配合于键盘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配合于键盘结构的平面剖视图。
请参阅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键盘的橡胶弹体的立体图及一导电触动压帽的平面剖视图,该键盘的橡胶弹体1为一种具有弹性的橡胶材质制成的薄片体,橡胶弹体1上设有数个对应于键盘按键而设置的导电触动压帽10,导电触动压帽10为一底面呈开口状的中空体,其内部中央向下延伸形成一导电触动凸柱11,该导电触动凸柱11的底面可连接有一导电棉12,另在橡胶弹体1的底面可设有适当排列的通气槽13。本实用新型主要在橡胶弹体1的内外表面(即底面、顶面)上设置数个小型凸粒14,该等小型凸粒14布满于橡胶弹体1的内外表面,使橡胶弹体1的内外表面形成一粗化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047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