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UPS双机串联供电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6204740.6 | 申请日: | 1996-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264928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0-15 |
| 发明(设计)人: | 王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清 |
| 主分类号: | G06F1/30 | 分类号: | G06F1/30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郑立 |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ups 双机 串联 供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不间断电源(UPS)的串联供电装置,使UPS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并充分达到完全不中断主要设备的供电,效率高,可节省大量成本。
一般电脑主机或其相关周边设备在运转时皆要求100%的不能停电,以免电脑内的重要资料流失或产生错误,造成更大的损失。尤其在一些大型的电脑网络系统中,其主机内藏数以万计的资料,如稍有闪失因停电而造成电脑死机,其损失往往无法补救。所以,一般的电脑主机系统皆利用不间断电源(亦即UPS)供电于系统及其周边设备,以保持电力不断。而一般的UPS大都利用单机运转或双机并联运转或三机并联运转。如以单机运转,在UPS发生故障或在保养时有停电的顾虑,造成供电中断,在一般较重要的电脑系统中皆不使用这种供电方式。而使用双机并联运转或三机并联运转的,若一部UPS发生故障时,虽不致影响正常供电,但其投资成本高,经济效益非常差,又浪费极大空间,实为一种无效率不经济的作法,兹举一例说明双机并联运转及三机并联运转的经济效益值:
1.双机并联运转:
假设电脑设备主要用电为1,以设备利用率0,8来说,其单机容量=主要用电÷0.8=1.25×主要用量(1)=1.25,而以另一台UPS为备用,单机容量同为1.25,故总UPS容量须为1.25×2=2.5,而实际上其主要用电仅为1,故其总经济效益为1÷2.5=0.4。
2.三机并联运转:
单机容量=1×1.25(80%设备利用率)÷2=0.625,则总UPS容量=0.625×3=1.875,而实际上其主要用电仅为1,故总经济效益为1÷1.875=0.533。
由以上两个实例计算得知,目前传统的UPS双机并联运转及三机并联运转系统,其经济效益非常差,仅达50%或50%不到,而其投资成本却相当高,除了两倍的购机成本外,沿需负担比单机昂贵很多的保养费、用电费及场地费用,可说是一种昂贵的负担,而另一方面,由于双机并联运转或三机并联运转,其二台UPS输出频率相位、电压及用电平衡度造成二台之间回流问题,其电压的稳定性、可靠性均不及单机运转来得好。然而,单机运转虽其经济效益高,稳定性好,但却有供电不安全的顾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是提供一种UPS双机串联供电装置,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和改善UPS运转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UPS双机串联供电装置,包括一为主要用电设备供电的主要用电UPS和一为次要用电设备供电的次要用电UPS,其特点是,所述主要用电UPS和所述次要用电UPS相互串联连接;还包括一可与主要用电设备联接的旁路回路和一转换开关,当所述主要用电UPS发生故障或保养时,所述转换开关可将所述次要用电UPS连接于所述旁路回路,以对所述主要用电设备供电。
本实用新型中,将欲由UPS供电的设备,在不影响施工成本的前提下,将设备用电分成主要用电和次要用电,比如在一大型的电脑系统里,将电脑主机归为主要用电,其他周边设备如终端机、印表机、画图机或其输出入设备归为次要用电,再分别由二台独立的UPS运转供电于主要用电设备和次要用电设备,当主要用电的UPS发生故障或在保养时,可由次要用电的UPS经一切换开关送电至主要设备。
现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功能:
图1为本实用新型UPS双机串联供电系统单线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使用切换开关接点切换时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UPS双机串联供电系统方块图;
本实用新型UPS双机串联供电系统,如图1所示,上端为UPS1,供电给主要用电设备4,下方为UPS2,供电给次要用电设备5,若供主要用电设备使用的UPS1发生故障时,UPS1会由逆变器自动转换到旁路的供电回路上。UPS2输出供应两个电源回路,一个回路提供给次要用电设备5使用,另一个回路则成为主要供电设备UPS1的旁路回路,利用地线作为共同参考点调整两台UPS的相位角及电压差到最小值。因此UPS1不管由逆变器输出供电或旁路输出供电,二者都有UPS电源的双重保护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清,未经王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047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