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薄型防潮箱防潮除湿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6203739.7 | 申请日: | 1996-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249873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3-19 |
发明(设计)人: | 许苍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苍宏 |
主分类号: | F24F3/14 | 分类号: | F24F3/14 |
代理公司: | 三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成明新 |
地址: | 51008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薄型 防潮箱 防潮 除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薄型防潮箱防潮除湿装置。
为避免小型器材之零件或磁碟片等软体资料因湿气之影响而损坏、发霉,通常需利用防潮箱来保存该器材或软体等;传统防潮箱中为避免湿气之发生,通常均利用干燥剂或小型除湿装置[如一种可再生干燥剂式防潮箱],然而,传统干燥剂虽有一定之除湿效果,惟在使用一定期限后即告失效而须定期更换,且其除湿效果亦并不显著,对于具有精密零件之器材或软体,并无法达到有效除湿之目的,至于利用可再生干燥剂除湿装置,即由于须包括加热器、定时器、促动器等等复杂机构,不但成本高昂且易故障,最重要者,其除湿装置之体积占去箱内空间较大比率故亦非一理想之方式。
目前市面上尚有一种利用热电偶(Thermoelectric Cooling),而藉由其冷热交换原理使湿气经冷凝成水后排放于防潮箱外,为习知一种常见防潮箱之结构设计,该防潮箱主要系于箱体内部设有一除湿装置,该除湿装置包括由一热电偶、一冷凝体、热交换叶片、排气风扇等所构成,其中,箱体内部特隔出一独立空间以容纳前述除湿装置,而为使该独立空间不产生高热,则须保持空气之流通,故在该独立空间之底部及侧面均设有镂空板,又设于箱体内部之独立空间内之除湿装置,其利用热电偶之冷接面与一设于箱内之冷凝体相接,以冷凝箱内之湿气,而热接面则与热交换叶片相接,以达到散热之目的,而排气风扇之使用,系为将易积存于装设除湿装置该独立空间内之热气排出箱外。
惟以上述习知热电偶防潮箱之设计,其至少具有以下缺点:
1.由于除湿装置系设于防潮箱内部所预留之一独立空间内,使箱体为配合除湿装置之使用,而须隔出相当之空间,相对地使箱体内可供置物之容积减少,进而使可供放置物件之有效容量亦减少。
2.该除湿装置包括了较占体积之热交换叶片、排气风扇等,然由于受限于箱体之体积,因之热交换叶片之体积亦相对受限,并因设置之独立空间较封闭,其热交换效果亦较不理想,因此需配合排气风扇之使用,以提高散热效率,惟由于较多之构件,不仅增加了制造之成本及提高装配之困难,同时,由于其构件具有活动构件,因而易产生风扇噪音或零件磨损,或长期震动而精度渐失等问题,如此其故障率亦相对提高,而产品寿命亦连带受其影响。
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超薄型防潮箱防潮除湿装置,其利用设于防潮箱侧板,而与侧板一体设计之除湿装置,因而具备轻、薄、巧之实用外型,同时其特殊之结构性设计,更使热电偶之散热与排水等问题获致理想之解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该产品主要包括热电偶、冷凝体、集水器、隔热垫及吸水棉等所组成。热电偶之热接面与箱体之侧板相接着,冷接面则固接于一冷凝体而置于箱内,又,冷凝体之下方设置有一用以收集冷凝水之集水器,集水器并接于箱体上所开设之排水口,籍以将冷凝体凝结滴下之冷凝水经由集水器及排水口排放至箱体外;其次,在箱体外排水口处,可设一吸水棉贴附于侧板上,经由排水口所排出之冷凝水可由吸水棉吸收。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侧视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除湿装置之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三。
图7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四。
首先,请参看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之超薄型防潮箱防潮除湿装置,尤指一种与防潮箱箱体(1)侧板(11)结合一体设计,而具备薄巧外形且兼具实用价值之新颖产品,其不但增加了防潮箱(1)箱内空间之使用,同时亦有效利用冷凝水水而提高散热效果,且整体极富经济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苍宏,未经许苍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037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送皮带齿式自动纠偏传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