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管式软水加热器无效
| 申请号: | 96203357.X | 申请日: | 1996-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295982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0-28 |
| 发明(设计)人: | 任奉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风华热管技术开发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敦成 |
| 地址: | 150040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管 软水 加热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交换器,特别是一种热管式软水加热器。
现有技术采用图1所示的列管式设备进行热交换,热流体进入一个带列管束的容器内,通过列管壁进行热交换,采用管壁面积传热,其传热效率不高,在列管内的流体受阻较大,流过慢,浪费能源,该种装置的制造耗费钢材量大,提高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热效率高,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的热管式软水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其外筒上带有热流体入口和热流体出口,外筒内通过支架悬挂支承着带有软水入口和软水出口的内筒,内筒侧壁上固定着热管管束,每根热管一段位于内筒内,另一段位于内筒与外筒形成的夹层内,内筒与外筒为密封状态。
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采用内、外筒形式,由于热管全部包在热流体当中,由热管传热,使热量损失减少,换热效率提高,并由于采用热管传热技术,结构简化,比单纯用管壁传热节省部分材料,从而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特点是热管管束呈放射形分布,交错排列,并采用悬挂式对内筒进行支承,这样一方面提高热管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热流体通截面增大,阻力小,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能力,并节约了动力能源。
图1为列管式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的半剖视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的半剖视图;
图4为热管工作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如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其外筒3上带有热流体入口1和热流体出口2,外筒3内通过支架4悬挂支承着带有软水入口5和软水出口6的内筒7,内筒7侧壁上焊接热管管束8,如图3所示的热管管束8在外筒3内沿外筒3径向呈放射形分布,沿外筒3轴向呈交错排列。每根热管一段位于内筒内,另一段位于内筒与外筒3形成的夹层9内,内筒7与外筒3为密封状态。本实用新型可用于余热回收。例如由造气工段生产出的水煤气在450-350℃之间,为余热回收的热流体,进入下段工序需降至140℃左、右,这部分热量由本实用新型回收。正常运行时,热流体即水煤气从热流体入口1进入内、外筒之间的夹层9,经过热管管束8将热量转给热管,然后从热流体出口2流出,同时软化水从位于外筒3侧壁上的软化水入口5进入内筒7,经过里面的热管管束8时,将热管传过来的热量吸收,产生高温汽水混合物,由出口6送出,温度可达120℃,本实用新型内筒7为压力容器,其中所用热管为虹吸式热管,由管壳10和工作液11组成。如图4所示,热管工作时倾斜或竖直放置,管的下端为蒸发段,而上端为冷凝段,当下端受热时侧液体蒸发,蒸气流向上端,上端由于受到冷却使蒸汽凝结成液体,由于重力作用流回蒸发端,如此循环不已,热量由热管的一端传至另一端。运用热管传热,其传热效率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风华热管技术开发公司,未经哈尔滨风华热管技术开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033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