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流质水晶球的动态景观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96203083.X | 申请日: | 1996-0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261350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9-03 |
| 发明(设计)人: | 刘江河;侯贯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江河;侯贯中 |
| 主分类号: | B44F1/06 | 分类号: | B44F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强 |
| 地址: | 台湾省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流 水晶球 动态 景观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流质水晶球的动态景观结构,属于工艺美术用品技术领域。
一般具有双流质的传统水晶球工艺美术装饰品,其球体内灌注有两种密度不同的液体,密度较小的液体浮在密度较大的液体之上,因此,在这种液体里摆置密度介于两者之间的装饰物,例如船体,该装饰物就会飘浮在两种液体之间。当上述液体以人为因素摆荡时,该装饰物可表现出动态的景观。上述结构设计在普通水晶球工艺美术品中应用相当普遍,但其表现的动态景观略显单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流质水晶球的动态景观结构,该结构可使较轻流体能够留置于其基座内或由该基座缓慢释放而达到更佳的动态景观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含有一个基座和一个收集盘,其特征在于:基座是由一个上盖及桶部组合的中空体,其中上盖是向中心处凹陷并在中心处设有一个流入孔,在该流入孔向下延伸有喇叭状的阻隔部,在上盖上方设有一个收集盘,该收集盘下侧设有支柱而为上盖支持,并与上盖保持适当间距,收集盘的直径大于上述上盖流出孔的直径,且在收集盘的中心设有与装饰物接合的连通孔,收集盘的下端面呈内凹圆弧状。
其中上盖阻隔部的下端是与桶部的下端面保持适当间距。
在上盖相对于桶部内周壁的周边开设有多个流出孔。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利用其特殊结构,使得在水晶球倒转后,较轻流体能够留置在基座内,或者从该基座内缓慢释放而达到装饰物吐出气泡的动态景观。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水晶球的正面剖视图;
图2为图1基座与收集盘之间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图1基座的变化实施例。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水晶球是在其球体1内灌注有两种密度不同的液体A、B,且在该两种或一种液体A、B中加入颜料,使之具有不同颜色。包含在球体1内的液体A、B在静止状态时,其密度较小的液体A是浮在密度较大的液体B之上的。
在上述球体1下端的橡皮塞之处套设有一个基座3,该基座3是由一个上盖31及桶部32组合的中空体,其中上盖31是向中心处凹陷并在中心处设有一个流入孔311,在该流入孔311向下延伸有喇叭状的阻隔部312,该阻隔部的下端是与上述桶部32的下端面保持适当间距。在上盖31相对于桶部32内周壁的周边开设有多个流出孔313;在上盖31上方设有一个收集盘4,该收集盘4下侧设有支柱41而为上盖31支持,并与上盖31保持适当间距,收集盘4的直径大于上述上盖流出孔313的直径,且在收集盘4的中心设有与装饰物5接合的连通孔42,在收集盘4的下端面呈内凹圆弧状。
通过上述基座3及收集盘4的组合,当用户将水晶球拿起并将之翻转180度翻转后,液体A将因其浮力而移动至上述基座3处,并用浮力将留置于基座3内的液体B驱离,如此使基座3内充满液体A。
接下来,用户将水晶球再次倒转恢复至其初始位置,则留置在基座3内的液体A因上盖阻隔部312的隔离,该液体A将被贮存在阻隔部312与桶部32周壁间的空间中。
因上盖31的周缘设有流出孔,被贮存在上述空间的液体A开始籍由其浮力而从流出孔313处向上流出。该流出的液体A将接触到收集盘4,由于该收集盘4的下端面形成内凹圆弧状,因此接触到收集盘4的液体A将向其中心连通孔42处集中。在上述收集盘4的连通孔42处固设有一个装饰物5,本实施例的装饰物5是以鱼为代表。在该装饰物5中设有一个与上述连通孔42连通的导管51,因此上述被收集在收集盘4的液体A将经由连通孔42及导管51而从导管51的上端流出而形成装饰物5吐出气泡的动态景观。
上述实施例是描述依据两种液体表现装饰物动态景观的设计,但是现在的水晶球,特别是指球体1内灌注一种液体,例如水,其球体1在灌注液体的过程或该水晶球在摆置一段时间的自然蒸发后,其球体1内可能会有部分气泡C存在,这种气泡C的存在将影响球体1的视觉。本实用新型通过其结构改进可提供水晶球隐藏该气泡C的功能。参见图3,该图展示的是一般水晶球,该水晶球内灌注一种液体,只是其上盖31取消上述流出孔313的设计,则当操作者拿起水晶球并将之翻转180度后,气泡C将因其浮力而移动至上述基座3处,并以浮力将留置在基座3内的液体驱离,如此使气泡C进入基座3内。接下来,操作者将水晶球再次倒转恢复至其初始位置,则留置在基座3内的气泡C将沿着基座3进入阻隔部312与桶部32周壁之间的空间里,由此实现上述气泡C被留置隐藏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江河;侯贯中,未经刘江河;侯贯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030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