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精确指示激光束聚焦位置的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6203035.X | 申请日: | 1996-0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305689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1-27 |
| 发明(设计)人: | 陈钰清;陈根生;王静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2B26/00 | 分类号: | G02B26/00 |
| 代理公司: | 浙江大学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祯祥 |
| 地址: | 310027***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精确 指示 激光束 聚焦 位置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设备,涉及高精度同轴激光束调焦-聚焦和激光束位置控制的装置
目前应用激光束进行显微外科手术以及用微细激光进行加工的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受到重视。这种技术的开发实施,前提条件是要具有精确指示激光束聚焦位置的技术措施。这方面现有技术及其存在问题如下:
1.现在国内生产的CO2激光治疗仪传输装置采用导光关节导光,用单块短焦距100mm硒化锌透镜聚焦由于聚焦透镜焦距短,像差引起的指示光(红色He-Ne激光)和治疗光(不可见CO2激光束)不重合问题还不严重,尚可进行治疗操作。如配用长焦距(200mm~400mm)双目手术显微镜实施显微外科手术,由于指示光与治疗光在工作面上严重分开,则无法应用于显微外科手术,或进行微细激光加工;
2.采用离轴球面镜聚焦装置进行调焦-聚焦操作,可以解决两激光束同轴问题,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像差,而且聚焦光斑的像差较严重,影响实际使用;
3.透射式传输装置,要使指示激光和工作治疗激光在工作面上同轴,则需用五片或更多片透镜进行像差校正,存在装置复杂,光能损失大、制造成本高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精确指示激光束聚焦位置的装置,达到红色指示激光与激光束在工作位置上重合,光斑不存在像差、结构简单、光能损失小、制造成本低廉。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为激光束传输装置,包括激光束调焦-聚焦和激光束工作位置控制两部分。调焦-聚焦部件是由中间开孔的凹面反射镜和凸面反射镜构成,凹面反射镜与凸面反射镜同轴,凸面反射镜与凹面反射镜可相对移动,以改变二镜的间距。在工作激光束与指示激光束调至严格同轴后,由凹面反射镜中间小孔入射,经凸面反射镜反射,然后由凹面反射镜反射并聚焦。连续改变凹面反射镜和凸面反射镜之间的间距,即可达到连续调焦和聚焦的目的。一块倾斜设置的平面反射镜和操纵手柄构成激光束工作位置的控制装置,操纵手柄可改变平面反射镜的倾角,以精确控制激光束工作面上光斑的位置。对应用外科治疗来说,用红色He-Ne激光或半导体激光可精确指示病灶部位,实施CO2治疗激光对病灶组织的切割、汽化和凝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采用这种高精度同轴激光调焦-聚焦和激光束位置控制装置,可配用长焦距(200mm~400mm)双目显微镜实施显微外科手术或微细激光加工。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同轴指示精度高、传输损耗小和操作方便的良好效果。
参照附图说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凹面反射镜2,中间开有小孔3;凸面反射镜1与凹面反射镜2同轴;凸面镜1与凹面镜2的曲率半径需保证工作面上光斑直径小于0.2mm,并满足双目显微镜焦距在200~400mm之间的要求。当指示激光束与工作激光束调同轴后,通过小孔3入射到凸面反射镜1并反射至凹面反射镜2,改变两镜之间的距离可实现调焦-聚焦并反射至倾斜设置的平面反射镜4,然后反射激光束5至工作面上的位置7。通过操作手柄6可改变平面反射镜的倾角,实现精确控制激光束达到所要的位置。一般平面反射镜倾角取45°。
为实现凸面反射镜1与凹面反射镜2的间距能改变,可采取凹面镜2固定,凸面镜1可相对凹面镜2移动;或凸面镜1固定,凹面镜2可相对凸面镜1移动。
为了获得良好反射效果,凹面反射镜、凸面反射镜和平面反射镜均镀上对应工作波长具有高反射率的膜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030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