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脊柱功能康复器无效
| 申请号: | 96202529.1 | 申请日: | 1996-0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257722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7-16 |
| 发明(设计)人: | 赵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立新 |
| 主分类号: | A61H39/04 | 分类号: | A61H39/04;A61H23/02;A61M37/00;A61F5/01 |
| 代理公司: | 山西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张彩琴 |
| 地址: | 030012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脊柱 功能 康复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治保健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防治腰椎生理曲度改变的脊柱功能康复器。
慢性腰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据1977年美国报道每年有125000名腰痛患者,其中65000名有明显丧失工作能力的,慢性腰痛发病主要与脊柱及其周围组织的劳损和组织退变有关,而脊柱的退变首先表现为功能和生理曲度的改变。所以对本病的预防和治疗一直是人们研究的课题,但目前还停留在发病后的治疗水平上,如采用按摩、牵引器械等治疗方法,预防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发明了一种集预防与治疗于一体的,以预防为主的,有效地改善腰椎功能,增强其稳定性,减轻劳损,从而达到防患于未然的脊柱功能康复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脊柱功能康复器,包括壳体、红外药垫、电子加热器,其特征是与人体脊柱生理曲度相吻合的弧形壳体的表面为凸凹形,凸面上设有俞穴刺激点、凹面为脊柱槽内装有红外药垫,壳体的内部装有振荡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红外药垫由海绵层、电子加热器和中药带组成,电子加热器的上层为中药带,下层为海绵层。
本实用新型的治疗原理是其壳体与人体腰部脊椎生理曲线吻合,使腰部各肌群功能得以平衡并得到充分的休息。同时俞穴刺激点对背俞穴能进行有效的刺激,增强人体调整和抗病能力,另外位于中央的脊柱槽能对偏歪锥体进行整复,同时布于其内的药袋,经过热效应能使药物有效成份渗透到人体深处。达到祛病强腰之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红外药垫的结构图。
标号说明:
1、壳体2、脊柱槽3、俞穴刺激点4、中药带5、电子加热器6、海绵层7、红外药垫8、振荡电机9、开关
根据附图对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详述,脊柱功能康复器,主要由壳体1、红外药垫7、振荡电机8等组成,与人体脊柱生理曲线相吻合的弧形壳体1的表面为凸凹形,凸面上设有俞穴刺激点3、凹面为脊柱槽2,内装有红外药垫7,壳体的内部装有振荡电机8,红外药垫4由海绵层6,电子加热器5和中药带4组成,电子加热器5的上层为中药带4,下层为海绵层6,使用时,将康复器置于人体腰部或颈部脊柱位于槽内,电子加热器由壳体内的整流器提供电源,打开开关,振荡电机8工作,通过振荡俞穴刺激点对人体脊柱两边的俞穴进行刺激,中药经加热后有效成份对人体进行渗透,使脊柱得到良好的预防和治疗的双重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与人体生理曲线吻合,有效地改善了腰椎功能,增强其稳定性,防止劳损是一种预防和治疗脊柱康复的有效健身用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立新,未经赵立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025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