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网架屋面板无效
| 申请号: | 96202394.9 | 申请日: | 1996-0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279394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4-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作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作洪 |
| 主分类号: | E04D3/04 | 分类号: | E04D3/04;E04D3/36 |
| 代理公司: | 开封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乔玉萍 |
| 地址: | 475004***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网架 屋面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复合结构构件,特别是一种与空间网架结构配套使用的多功能网架屋面板。
在现代建筑中,为了满足对大空间、大跨度的要求,常常采用空间网架结构,这对美化建筑造型,减轻屋面的结构自重以及结构抗震等都是很有利的,而与之配合使用的却是仅起支承作用,功能单一的稻草板、预制钢筋砼屋面板、GRC预应力复合网架板等,在实际应用中,这类屋面板上还均需铺设保温隔热层、水泥砂浆找平层、防水层等,这不仅使得施工复杂、工期长、造价高,而且重量也较重。实用新型专利公报曾公开一种公告号为CN2188612Y,名称为“钢框玻纤增强水泥夹心板”的专利,是由内填聚苯乙烯发泡板,或珍珠岩、岩棉保温材料的保温层和上、下外层面板、边肋及呈井字形布置的内肋组成,它虽可克服上述屋面板的不足之处,并具有保温隔热多种功能,自重较轻,但由于上、下面板及内肋均采用的为玻纤增强水泥,所以,使得该板的长期可靠性较差,并且在施工中还需专门的施工工艺及工具,虽然由角钢形成的边肋钢框可弥补玻纤增强水泥长期可靠性差的缺点,但由于钢框暴露在大气中,不仅要经常油漆保护,而且造价也较高,并且该板负荷能力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网架屋面板,它不仅重量轻、强度高、刚度大、成本低,而且生产工艺简单,便于运输和安装。
其具体解决方案是:屋面板的上部为一水平板面,水平板面内设置有钢丝网,水平板面下为一呈囲形或用形或其它形状结构的肋梁,肋梁内设置有纵向受力钢筋,水平板面与下部的肋梁采用钢筋砼整体浇结结构,外肋梁与水平板面形成「形结构,内肋梁与上水平板面形成T形结构。在水平板面与肋梁形成的凹槽内设置有保温隔热板,并且在该屋面板的每个底角支承点上设置有用于与空间网架连接的预埋铁。保温隔热板可选用保温隔热性能较好,而吸水性极低的聚苯乙烯发泡板或经过阻燃处理的聚氯乙烯发泡板等。在其肋梁的下部也可设置一与肋梁浇注为一体的水平板面,它不仅可对保温隔热材料起到保护作用,而且也可使屋面板外观更加美观。
多功能网架屋面板的形状可根据空间网架的需要制成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或多边形等平面几何形状。
本实用新型由普通钢筋砼制成,生产工艺简单,易于操作,由于不需任何型钢构成的钢框,使成本较低。同时,也增加了长期使用的可靠性,尤其是将水平板面及肋梁浇结为一整体结构,使该板的整体承裁力和整体刚度较高,重量较轻。经对四点支承的3.2m×3.2m板进行荷载试验,当负荷为1.46KN/M2(即板的最大设计负荷能力)时,最大挠度发生在板中心点,其理论计算值f=13.93mm,实测值为f’=10.0mm,均未超过L/200=16.0mm,(L为板跨),且未发现肉眼看得见的裂缝,当负荷达3.46KN/M2(超过最大设计负荷能力约2.0.KN/M2,持续三个月以后,其最大挠度实测值和裂缝宽度分别稳定在37.0mm及1.7mm,屋面板没有丧失承裁能力,由以上荷裁试验实测数据证明,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网架屋面板,其物理力学性能不仅符合现行规范要求,而且具有相当安全储备,实为一种理想的具有承重、保温隔热、屋面防水基层多种功能的网架屋面板。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I-I剖面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II-II剖面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III-III剖面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6的IV-IV剖面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6的V-V剖面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图6的VI-VI剖面放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为一正方形屋面板。图1、图2、图3、图4中,肋梁平面形状呈囲字形,肋梁上部的水平板面(3)内设置有钢丝网(4),肋梁与水平板面(3)由强度等级相同的砼浇结成外肋梁(1)与水平板面(3)呈「形、内肋梁(2)与水平板面(3)呈T形的整体结构,肋梁与水平板面形成的凹槽内设置有聚苯乙烯发泡保温隔热板(5),预埋铁(6)设置在四个底角肋梁的支承点处。
安装时,由预埋在肋梁的各支承点的预埋铁(6)与空间网架焊接固定,板与板之间的嵌缝采用水泥珍珠岩嵌缝。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作洪,未经王作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023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