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向滑板无效
| 申请号: | 96200573.8 | 申请日: | 1996-0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252026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4-16 |
| 发明(设计)人: | 林廖玉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廖玉英 |
| 主分类号: | A63C17/02 | 分类号: | A63C17/02 |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晓舒 |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 滑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向滑板。
昔有的滑板于长形板下设置一前一后两组轮座,此种构造虽较稳固,但于需要转向时,却需以后轮为重心轴,由身体的扭方转动,非常费力,且若技巧不够纯熟,常因转弯控制不当而发生跌倒的情形。因此而有美国新型第四九五五六二六号专利案,然而,此案(请参阅图4)的滑板底部却需借助稳定板、轮轴座等复杂的构件连结滑轮,以达成可自由转向的功能,但因其构造复杂,而形成了制造、开模上的困难,尤其轮轴座形状更为复杂,实为制造上的最大问题,而为其最大的缺弊。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向滑板,其整体构造极为简单,制造容易。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向滑板,使滑板座与轮座具有稳固的定位功能,且具有两者同步旋转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向滑板,使滑板座与轮座两者的同步旋转具有左右同等角度的旋转限定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向滑板由连结螺栓固定连结滑板座、调整杆及轮座,且由调整杆连结固定前后两组滑板座及轮座而成,其中:
该滑板座为前后各一组,其为坚固的板体形成的滑板,其中间具有一板心孔供前述的连结螺栓穿设其中;滑板下面向下延设两左右对称的圆弧形上凸块而与轮座抵顶定位;
该调整杆为一长形杆状物,其杆身两端各设两凸圆状的轴孔座,座上设一杆孔,孔內容设有轴承,供连结螺栓连结固定并能自由左右旋转;
该轮座由一轮轴螺栓贯穿连接一轮轴与两滑轮而成;该轮轴为一长形梭状物,中间纵向设一纵孔,以供连结螺栓穿设固结;轮轴整体横向贯设一横孔,以供穿设轮轴螺栓而连结滑轮;轮轴两端向上延设两左右对称之圆弧形下凸块,以配合抵顶于滑板座的上凸块,而具有固结、同步旋转及旋转定位的特殊功能。
为使有关人员能确实了解本实用新型为达成上述诸项目的所须具备的特殊构造及其技术手段,现配合附图详述于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动作图;
图4为美国发明第4955626号专利案的立体分解图。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转向滑板,其由连结螺栓4固定连结滑板座1、调整杆2及轮座3,且由调整杆2连结固定前后两组(图1所示仅为其中一组)的滑板座1及轮座3而成,其中:
该滑板座1为前后各一组,主要为坚固的板体形成的滑板11,其中间具有一板心孔12供前述的连结螺栓4穿设其中;滑板下面向下延设两左右对称的圆弧形上凸块13,以供与轮座3抵顶定位(图1的滑板为显示上凸块而上下翻转)。
该调整杆2为一长形杆状物,其杆身两端各设两凸圆状的轴孔座21,座上设一杆孔22,孔內容设有轴承23,供连结螺栓4连结固定并能自由左右旋转(图1所示仅为其中一端)。
该轮座3由一轮轴螺栓33贯穿连接一轮轴31与两滑轮32而成;该轮轴31为一长形梭状物,中间纵向设一纵孔311,以供连结螺栓4穿设固结;轮轴31整体横向贯设一横孔313,以供穿设轮轴螺栓33而连结滑轮32;轮轴31两端向上延设两左右对称的圆弧形下凸块312,以配合抵顶滑板座1的上凸块13,而具有固结定位、同步旋转及旋转定位的特殊功能(参阅图1)。
本实用新型转向滑板的构造如前所述,而其组装则如图1、2所示,先以连结螺栓4依序穿设过轮轴31的纵孔311、调整杆2的轴承23及滑板11的板心孔12,使滑板11的上凸块13恰恰顶抵于轮轴31的下凸块312,配合连结螺栓4的锁紧,以特殊的固结定位而使滑板座1与轮座3能同步旋转;而后再将轮轴螺栓33贯穿连结滑轮32与轮轴31,而完成其整体的组装程序。
本实用新型转向滑板转弯时的运作操控方式如图3所示,仅以单脚力量转动滑板11,使其由上、下凸块13、312的抵顶而产生同步的旋转,并于旋转时依靠凸块13、312间的固紧卡定调整杆2,而具有旋转定位的作用,且因其为前后脚分别施力转弯,故其转弯的控制可以更为细致、滑顺。
本实用新型转向滑板综合前面有关构造、组装及操控方式的叙述,归纳而得以下几点特色:
1、本实用新型转向滑板由一螺杆连结轮座、调整杆及滑板座,且该轮座为一空心梭状杆,该调整杆为凸圆杆状,整体而言,构造极为简单,制造容易。
2、本实用新型转向滑轮由滑板下方的上凸块与轮轴上方的下凸块相互抵顶,使滑板座与轮座具有稳固的定位功能,且具有两者同步旋转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廖玉英,未经林廖玉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005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