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塑料连接装置的衔铁针阀组件无效
申请号: | 96199848.2 | 申请日: | 199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32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7-25 |
发明(设计)人: | R·巴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国西门子汽车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51/06 | 分类号: | F02M51/06;F02M61/1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备麟,章社杲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塑料 连接 装置 衔铁 组件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总的涉及将液体燃油喷入内燃机进气系统中这种型式的燃油喷咀,尤其涉及汽油喷咀的衔铁针阀组件。
发明背景
一种已知型式的燃油喷咀公开于美国专利5,465,910中,它有一个与衔铁相连的针阀以提供一个衔铁/针阀组件。该衔铁有一条与阀体中另一些通道相通的通道,使燃油流向阀座件。
通常,燃油喷咀由一衔铁组成,包括一针阀,可在第一和第二位置间运动,以使针阀与阀座接触和分离。这些第一和第二位置的极点通常由机械的止动装置所限定。该衔铁受线圈产生的电磁力作用沿一个方向运动,而受一复位弹簧作用沿相反方向复往运动。当此衔铁针阀与一止动装置相碰时,衔铁弹跳。
在高速燃油喷咀中,针阀的每次弹跳都有少量非控制燃油进入发动机而有害于排放。人们都了解,燃油泄漏入发动机也对燃油经济性很不利。在衔铁运动的两端因其质量和速度而使其具有动能。因无法消除此能量,故又通过与止动装置的弹性碰撞而返回给衔铁,最终,此能量在一系列碰撞和弹跳后消失。衔铁针阀的弹跳由于延长或缩短了喷射的持续时间及引起阀座表面过渡磨损,使燃油喷咀的工作受到影响。这种弹跳增加了喷射时间和所喷射的燃油量,从而降低了燃油量、燃油供给的精度,并使喷雾恶化。
汽油喷咀的衔铁针阀有助于汽车发动机中汽油的计量控制。一般,衔铁针阀组件由两种起不同作用的材料制成。第一个部件是衔铁,由如不锈钢之类的磁性材料制成。当被插入磁性环路时,它便运动直到触到静子,从而使针阀离座,燃油开始流动。第二个部件是针阀,它通常由不锈钢材料制成,被挤压到衔铁上。该针阀在端部有一研磨区域,它座合在锥形阀座内,从而密封汽油的流动,直到磁性回路接通,使针阀提升,燃油开始流动为止。此组件在其寿命范围内将运动超过亿万次循环。因燃油喷射过程的定时对发动机的定时很重要,所以,该组件提升的速度是有影响的。该速度取决于多个技术参数,其中之一是组件的重量。直接了当地说,愈轻愈好。
于是可见,有必要改进衔铁针阀组件,以克服和先有技术衔铁针阀组件有关的问题。
发明目的
基于上面所述,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用于电磁燃油喷咀的结构和工艺改进了的衔铁针阀组件,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发明简述
本发明的衔铁针阀组件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它包括一个与阀座相接触和分离的针阀,一个可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往复运动、使针阀与阀座相接触和分离的衔铁,其特点为还包括一个将衔铁与针阀模压在一起成为一整体式衔铁针阀的塑料连接装置。
这种通过该塑料连接装置模压在一起的整体式衔铁针阀组件结构具有重量轻,减少针阀开、闭过程中的“弹跳”,从而提高供油性能的优点,而且制造成本低,并避免了因机加工而出现的有害毛刺。
为了充分了解本发明的性质和目的,可结合附图参考下列详细说明和所附权利要求书。
附图的简述
在附图中:
图1是一种常规的先有技术衔铁针阀组件的纵向视图;
图2是具有因明显加长衔铁而改善线性的另一种先有技术衔铁针阀组件的纵向视图;
图3是按本发明构造的衔铁针阀组件的端视图;
图4是沿图3中4-4线的剖视图。
优先实施例的描述
参考附图,图1是一常规先有技术衔铁针阀组件10,包括一个针12和一个衔铁14。用诸如将针12插入衔铁14的缩小直径部分16的任何常规方法把针12冷挤到衔铁14上,然后将缩小直径部分16卷边,使针12固定。图2是具有因明显加长衔铁20而改善线性的另一先有技术衔铁针阀组件18。衔铁20在其缩小直径部分24处也固定到针22上。
现参考图3,是一种按本发明构造的整体式衔铁针阀组件26。在图3中,衔铁针阀组件26是一种三件结构。针28用一塑料连接装置32连接到磁性衔铁30上。在本发明的优先实施例中,塑料连接装置32由模压的聚苯撑硫(也称为RytonTM或PPS)制成,将衔铁30固定到针28上。由图3可见,最好,塑料连接装置32沿直径方向自衔铁30到针28有一锥度。衔铁30和针28的尺寸类似于图1的衔铁14和针12的尺寸。一般,针由440号不锈钢制成,由于为使它变硬而对不锈钢进行热处理使其变得稍为磁性。衔铁为430号不锈钢并有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国西门子汽车公司,未经美国西门子汽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998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镍合金包层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抗菌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