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个电信系统以及其中传递微信元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6193481.6 | 申请日: | 1996-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11C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01 |
| 发明(设计)人: | L·-G·佩特尔松;M·奥尔斯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亚非,陈景峻 |
| 地址: | 瑞典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个 电信 系统 以及 其中 传递 微信元 方法 | ||
发明的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ATM信元用于传输话音类型数据和其它类型用户数据的电信系统。话音类型数据在微信元中携带,微信元又在ATM信元的有效负荷中携带。其它类型用户数据直接在ATM信元的有效负荷中携带。
本发明更具体地涉及包括发送实体、接收实体以及发送和接收实体之间在特定独立ATM连接上传递ATM信元的ATM链路的电信系统。ATM信元包括带有信头和有效负荷的用户ATM信元,包括确定数目的数据单元形式的数据,数据单元在微信元中携带数据,信头包括ATM连接指针。微信元具有携带可变大小用户数据分组的有效负荷以及包括识别微信元连接的码(CID)的微信元信头。不能全部装入属于某个ATM连接的ATM信元其余位置的微信元被分成位于属于同一ATM连接的至少一个后续ATM信元中的第一部分。微信元大小信息与每个微信元有关。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涉及在刚才所描述类型的电信系统中传递微信元的方法。
背景技术
异步转移模式(ATM)是在电信网络中为多种`电信业务提供带宽有效利用的技术。由于基于同步转移模式(STM)技术的现有设备中的大量投资,ATM和STM技术并存的混合网络类型很可能要发展和持续相当一段时间。
ATM规定数据在53个八比特组的固定大小分组中携带。该分组称为ATM信元。但是ATM信元大小不利于一些窄带业务。与窄带业务有关的用户信息——例如Plain Old Telephony Service(POTS)的语音抽样,在用户终端——例如电话或其它——转换成低速率数字数据流。这种数据称为话音类型数据。话音类型数据可能来自话音以外的其它信息源,例如压缩视频。
将数据打包并将它放置在信元的有效负荷中所需的时间产生称为信元打包延时的延迟。从用户终端收集足够的话音类型数据,完全添满一个ATM信元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对于POSTS,典型地以64kbit/s的速率,等待能容纳进一个ATM信元的有效负荷的48个八比特组需要6ms。因此这个信元打包延时为6ms。
以前面所述的低速率流格式的话音类型数据每次进入前述混合网络的一个ATM域,就要在话音类型数据的整个延时上附加6ms的信元打包延时。
话音类型数据是对延时敏感的,一般因为它涉及交互式业务。当总延时——包括例如传播延时——超过一定值后,网络的不足之处使回声抵消器成为必需。这个值基于网络的质量,而且往往小于25ms。回声抵消器为提供业务增加了成本。即使有回声抵消器,100ms以上的延时引起的业务下降也开始使用户感到明显。
有了6ms的信元打包延时,为得到高业务质量而做的总话音数据延时预算是很容易透支的。业务质量甚至可能使用户不能接受。新话音业务,例如移动电话,比传统的POSTS占用较少的带宽。这种较低带宽业务的信元打包延时比POTS大,因此使情况更加恶化。
ATM信元可以选择性地只用话音数据部分填充,而产生较低的信元打包延时。但是部分填充的ATM信元的带宽利用率不如完全填充信元的利用率高。例如携带4个话音数据八比特组的ATM信元的带宽利用率小于10%。
通过在ATM信元的有效负荷中以可变大小分组携带话音类型数据可以得到话音类型数据的合理延时,而不牺牲ATM域的大量带宽。这样的分组称为微信元,因为它们一般比ATM信元要小得多,但是在结构和使用上是类似的。
几个微信元可以容纳在同一个ATM信元中。通过允许将不能整个放入一个ATM信元其余位置中的微信元分成填入这样的ATM信元其余位置的第一部分,和放入另一个ATM信元的第二部分,从而进一步改进其利用率。
但问题是,接收微信元的节点要寻找微信元的边界,才能实现微信元的同步。
在GB 2,270,820-A中描述了一个STM/ATM网络接口,其中信息在分组中携带,分组可以再在ATM信元中携带。分组信头中的奇偶校验和分组大小指示器用于同步。
发明概述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上述的在电信系统的接收节点中寻找微信元边界的问题。
这个目的和下面还将出现的其它目的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定义的一种方法和系统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934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组份聚合物组合物
- 下一篇:无水异噻唑酮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