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谐电路无效
| 申请号: | 96191413.0 | 申请日: | 1996-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289C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21 |
| 发明(设计)人: | 池田毅;大江忠孝;中西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池田毅 |
| 主分类号: | H03H11/12 | 分类号: | H03H11/12;H03H7/01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姜郛厚,叶恺东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调谐 电路 | ||
1.一种将调谐频率实质相等的多个调谐放大部级联连接而成的调谐电路,其特征在于上述调谐放大部分别包括:
加法电路,用于将通过输入阻抗元件的输入信号和通过反馈阻抗元件的反馈信号进行合成,从而对上述输入信号和上述反馈信号进行加法运算;
2个移相电路,分别包括由电容器或电感器和第1电阻构成的串联电路,以及差动输入放大器,这2个移相电路的移相方向彼此相反;
以及第1分压电路,以规定的分压比对输入的交流信号进行分压,
将上述2个移相电路及上述第1分压电路级联连接,将由上述加法电路相加的信号输入到这些级联连接的多个电路中的初级电路中,同时将从最后一级电路输出的信号作为上述反馈信号输入到上述反馈阻抗元件的一端,将输入前的信号输出给上述分压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谐电路,其特征在于:将上述第1分压电路的分压比设定为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谐电路,其特征在于:上述2个移相电路中的至少1个包括第2电阻连接在反相输入端、通过上述第2电阻输入交流信号的上述差动输入放大器;连接在上述差动输入放大器的输出端上的第2分压电路;连接在上述第2分压电路的输出端和上述差动输入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之间的第3电阻;以及上述串联电路,
将构成上述串联电路的上述电容器或上述电感器和上述第1电阻的连接部分连接在上述差动输入放大器的非反相输入端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谐电路,其特征在于:上述差动输入放大器是运算放大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谐电路,其特征在于:将上述第2电阻和上述第3电阻的阻值设定为相同的值。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谐电路,其特征在于:上述输入阻抗元件及上述反馈阻抗元件分别是电阻,通过改变它们的电阻比,来改变上述调谐放大部的调谐带宽。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谐电路,其特征在于:通过改变上述串联电路的时间常数来改变调谐特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谐电路,其特征在于:用可变电阻形成上述串联电路中包括的上述第1电阻,通过改变该可变电阻的阻值,来改变调谐特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调谐电路,其特征在于:通过并联连接p沟道型的FET和n沟道型的FET形成上述可变电阻,改变栅压的大小能改变沟道电阻。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谐电路,其特征在于:将由晶体管构成的跟随电路插在上述2个移相电路和上述加法电路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谐电路,其特征在于:将上述第2分压电路的分压比设定为1。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谐电路,其特征在于:上述串联电路中包括的电感器有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的通过磁性体互相进行磁耦合的2条涡旋形的电极,通过改变流过一个电极的直流偏流的大小,来改变另一电极所具有的电感。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谐电路,其特征在于:由静电电容变换电路形成上述串联电路中包括的上述电容器,该静电电容变换电路由具有增益呈负值的放大器和并联连接在上述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端之间的电容元件构成。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谐电路,其特征在于:由电感变换电路形成上述串联电路中包括的上述电感器,该电感变换电路由将增益设定在0到1之间的放大器和并联连接在上述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端之间的电感元件构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谐电路,其特征在于:上述2个移相电路中的至少1个包括第2电阻连接在反相输入端、通过上述第2电阻输入交流信号的上述差动输入放大器;连接在上述差动输入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第3电阻;其一端连接在上述差动输入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上、另一端接地的第4电阻;以及上述串联电路,
将构成上述串联电路的上述电容器或上述电感器和上述第1电阻的连接部分连接在上述差动输入放大器的非反相输入端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调谐电路,其特征在于:上述差动输入放大器是运算放大器。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调谐电路,其特征在于:将上述第3电阻的阻值设定得比上述第2电阻的阻值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池田毅,未经池田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9141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