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铸片的连续铸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6190661.8 | 申请日: | 1996-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979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8-13 |
发明(设计)人: | 加世田定道;冈村一男;平城正;金泽敬;熊仓诚治;山中章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2D11/128 | 分类号: | B22D11/12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江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铸片 连续 铸造 方法 | ||
1.薄铸片的连续铸造方法,是制造薄铸片、连续地进行未凝固压下的连续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铸片的凸型形状的短边侧的冷却,等形成了在铸片上不产生纵裂纹及角部裂纹的凝固壳厚度以后,进行未凝固压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铸片连续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铸片厚度为50~200mm时,使短边侧的凝固壳厚度为铸片厚度的20~50%范围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铸片连续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具有两短边为凸型的铸模和跟在该铸模后的导引辊及压下辊的连续铸造机,控制铸模两短边面的冷却以及控制从铸模正下方到设有压下辊的压下区域正上方之间的薄铸片两短边面的冷却,形成在铸片内部不产生裂纹的凝固壳厚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铸片连续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未凝固相厚度为铸片厚度的10~90%范围内,将该铸片厚度的5~50%压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铸片连续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矩形铸模,控制铸片的短边侧的冷却,铸造出短边侧中央部分比端部突出5~10mm的铸片后,在铸片内部的未凝固相的短边侧厚度为铸片厚度的50~80%时,将铸片厚度的10~45%压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铸片连续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短边面凝固壳厚度是7~9mm。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薄铸片连续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采用EMBr,对从浸没喷咀向铸模内排出的钢水流、在与其流向相反方向外加磁埸、由此一边制动其流速一边进行铸造,并且在加上未凝固压下的连续铸造方法中,根据铸片因未凝固压下而厚度减少后的钢水通过量与压下前的钢水通过量之比,控制EMBr产生的对于钢水排出流的制动用磁埸强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薄铸片连续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压下量ΔL=(L0-L1),用下式(1)控制制动用磁埸强度F。
F1=〔(L0-ΔL)·W1/(L0·W0)〕·F0… (1)
式中,F:磁埸强度(高斯)
L:铸片厚度(m)
W:铸片宽(m)
下标0:未凝固压下前
1:未凝固压下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9066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连接冗余信道的C型交换网络
- 下一篇:三乙酸甘油酯治疗甲癣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