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丝光沸石二甲胺催化剂的改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6122986.1 | 申请日: | 1996-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20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凤仪;邱祖民;罗来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9/18 | 分类号: | B01J29/18 |
代理公司: | 南昌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毅力 |
地址: | 33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丝光 二甲 催化剂 改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甲胺合成催化剂的改性方法,尤其是改性丝光沸石甲胺催化剂的改性方法。
为提高对二甲胺的选择性,改性的八圆环小孔分子筛、ZSM系分子筛和丝光沸石常用作甲胺催化剂,其中改性的丝光沸石对二甲胺具有较好的选择性。1993年《精细石油化工》第5期第23-27页公开了一种通过阳离子改性丝光沸石,以提高二甲胺的选择性的方法,其中稀土金属或碱金属、碱土金属改性的丝光沸石(简称为AHM,A代表稀土金属或碱金属、碱土金属)对二甲胺都具有较高的选择性。Segawa K,Tachibana H.Jcatal,1991,131∶482公开了一种在钠型丝光沸石中引入氢离子改性丝光沸石的方法,可使产物中的二甲胺占2/3以上。现有的改性丝光沸石甲胺催化剂,二甲胺的选择性虽有较大的提高,但远未达到理想的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对稀土金属或碱金属、碱土金属改性后的丝光沸石进一步改性,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及二甲胺的选择性,使其达到更为理想的效果。
本发明是通过将稀土金属或碱金属、碱土金属改性的丝光沸石在铵的磷酸盐溶液中涂渍来实现的。具体地说就是将稀土金属或碱金属、碱土金属改性的丝光沸石按50~150的液固比,在浓度为0.1N~2N的铵的磷酸盐溶液中,40~95℃的温度下,涂渍0.5~5小时,再通过过滤、干燥,加入粘接剂、成型、焙烧,即制得本发明所述的催化剂。
本发明所述的催化剂的组成(重量百分数)为:
AHM 48~85
铵的磷酸盐 1~5
粘接剂 10~50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条件是:液固比为80~120,铵的磷酸盐浓度为0.5~1.5N,涂渍温度为60~85℃,涂渍时间为1~4小时,以膨润土为成型粘接剂。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催化剂的活性得到了提高,其活性达90%以上;2、大大提高了催化剂的对二甲胺的选择性,其选择性达90%以上;3、产物中除一甲胺与三甲胺之和小于10%以外,不产生甲醚、甲脂等物。
本发明可通过以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1:
把2gCeHM与200ml 1N磷酸二氢铵溶液在65℃下涂渍1小时,过滤,在120℃干燥8小时,得到磷酸二氢铵涂渍的丝光沸石(PCeHM),加1.2g膨润土,成型(40~60目)后在600℃下焙烧2小时,得到所需催化剂。
该催化剂在0.2g装载量,400℃常压下氨醇比为2时,活性可达99%,二甲胺选择性为98.7%,三甲胺选择1.3%。
实施例2:
把2gCeHMg与250ml 0.3N的磷酸氢二铵溶液在90℃下涂渍3小时,过滤,在120℃下干燥8小时,得到磷酸氢二铵涂渍的丝光沸石(PCeHM),加0.8g高岭土,成型、焙烧条件同实施例1。
在与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下,该催化剂活性达90.4%,一甲胺∶二甲胺∶三甲胺=0∶94.7∶5.3。
实施例3:
把2gKNM与100ml 1N磷酸铵溶液在55℃下涂渍2小时,过滤,在120℃干燥10小时,得到磷酸二氢铵涂渍的丝光沸石(PKHM),加2g膨润土,成型(40~60目)后在650℃焙烧2小时,得到所需催化剂。
在与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下,该催化剂活性达92.1%,一甲胺∶二甲胺∶三甲胺=6.1∶90.6∶3.3
实施例4:
把2gMgHM与80ml 2N磷酸铵溶液在65℃下涂渍1.5小时,过滤,在120℃干燥10小时,得到磷酸二氢铵涂渍的丝光沸石(PmgHM),加0.6克膨润土,成型(40~60目)后在600℃焙烧2小时,得到所需催化剂。
在与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下,该催化剂活性达94.2%,一甲胺∶二甲胺∶三甲胺=0.4∶95.2∶4.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229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收机
- 下一篇:安装在机壳或类似装置中的电信设备冷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