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汉字前续码无效
| 申请号: | 96122328.6 | 申请日: | 1996-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74351A | 公开(公告)日: | 1998-02-25 |
| 发明(设计)人: | 李向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向宇 |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浙江省德清县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汉字 前续码 | ||
本发明涉及汉字编码及计算机汉字输入技术。目前,就已在计算机上推广使用的汉字编码方案来看,简单易学的方案输入速度不够快,而输入速度快的方案又都较难学。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易学又输入快的汉字编码方案。
以下详细阐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法。
一、字根及键位安排
本发明所设字根及键位安排如图1。图1中,U键上的“ㄅ”代表折笔,折笔是指向下向左转折的笔划;I键上的“乙”代表弯笔,弯笔是指向右边转折的笔划;既折又弯的笔划以其最后的一个转折归类(参见图2)。
图1中,中间小框内的D、F、G、H、J、K6个键称为续键,其余24个键称为前键,相应地D、F、G、H、J、K6个字母称为续码,其余20个字母和4个标点符号称为前码。本发明将4个标点符号也用作了汉字代码。
二、编码规则
本发明属全形码,拆字编码的步骤是:先拆取字的首字根和末字根,然后将字划分为2个或2个以上的结构,从未曾被拆用的第二个结构上按书写顺序拆取单笔划字根,最后根据拆得的字根和拆分次序编配字的代码。
首末字根的拆分规则是按书写顺序拆至最大并兼顾直观,另外,拆取的首字根必须是安排在前键上的字根。实际上,除了字根“”需注意不要拆为首字根外,其余续键上的字根并不可能在拆首字根时拆到。
划分字的结构,若左右可分以左右分,左右不可分按直观分,如“警”字,上部是左右型结构,应按左右划分为“苟、攵”两个结构,加上其下边的“言”,“警”字应划分为“苟、攵、言”三个结构,而一个单独的“苟”字,则应按直观划分为“艹、句”两个结构。“警”字在拆取首末字根“艹口”后,往下的单笔划字根应从其第二个结构“攵”上拆取。“苟”字在拆取首末字根“艹口”后,其第二个结构只剩下了“勹”,单笔划字根应从余下的“勹”上拆取。
按规则从第二个结构上拆得单笔划字根后,按下位取码的方式编配代码。下位取码的含义是:若拆得笔划“丿”,丿笔在T键上,T键的下位键是G键(从键盘上看,G键在T键的下边,故称G键是T键的下位键。同理,F键是R键的下位键。其余类推),所以拆得丿笔应取G码。
若按规则拆不到单笔划字根,或拆完后还不够,一律加配以K码。
单字根字的编码方法是先取其本身再加空格符(即输入时击空格键),往下再重新对其按书写顺序拆分单笔划字根并以下位取码方法编配代码。
依据以上编码规则,再看一看单笔划字根所在键的下位键正好是6个续键,可知本发明所编的汉字代码有着这样的特点:代码的第1位码必定是前码而第3位以下必定是续码。
本发明不设固定码长,所编代码的码长最短为2位(空格符也算作一位),最长为7位。2位代码配给最常用的汉字,配有4位以上代码的字基本上是非常用字。
例“深”字,属最常用的字,配给2位代码,首末字根是“氵木”,配代码SM。
例“哑”字,属一般常用字,配给3位代码,首末字根是“口一”,再从其第二个结构“亚”上拆得单笔划字根“一”,配代码OED。
例“岽”,属非常用字,配给4位代码,首末字根是“山小”,往下按规则拆得的2个单笔划字根是“一乙”,配代码WVDK。
例“耶”字,配给3位代码,但拆取首末字根“耳 阝”后已拆不到单笔划字根,因此其代码的第3位按规则配以K码,所以耶字的代码是PPK。
虽然字的代码长短不一,但本发明所编制的输入法程序能通过检测输入的代码是前码还是续码并进行输入码计数而能将连续输入的码串分隔为一条条字代码并作出正确无误的处理。
三、汉字输入
本发明依据编码方案编写的输入法程序提供了简易输入和全码输入两种输入方法。
简易输入法的输入操作步骤是:
先拆取字的首字根并据此击键。如从所要输入的字上拆得的首字根在A键上,击A键后计算机屏幕上的提示行中的提示内容如下:
提示行中圆括号内的内容是关于词语的提示,如所要输入的正是“如果”一词,再击一下″键(英文引号键)即可。如所要输入的字是圆括号后面8个字中的一个,那么根据提示击键就行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向宇,未经李向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223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